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什么区别?

2022-12-24 08:03热度:354

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什么区别?

传统农业均为用牛耕地,附加人工完成耕作的。这样用劳动力多、效率低的耕作模式在中国一直延续至近几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很多地方都已经采取半机械耕作,甚至用飞机喷药杀虫,大大地减轻了劳动成本。

而现代化农业就是完全机械化耕,包括翻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烘干等,不但省工、省力,省时高效能。一人耕作一、二百亩也不是天荒夜谭。

所以,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有天渊之别。

您认同吗?

一哥“三农人说三农事”之——

做大现代农业、提升传统农业

助推农业发展  

    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现实中存在有现代农业及传统农业等,其划分的标准多是生产方式及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等,无论以那种方式存在,都要结合当地实际选好做好,真正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才是最终目的。准确地说现代农业应具备下列三项特征:(1) 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2) 把工业部门生产的大量物质和能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成为工业化的农业。(3) 农业生产走上了区域化、专业化的道路,由自然经济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 根据这些特征,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农业生产大致可分为工业化(集约化)农业、特色农业(从不同的切入点可叫物理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等)以及高科技支撑下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一、现代农业工业化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条大路,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又一次明确了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条光明大道。

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一条致富“巧路”, 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为广大农民指出了一条致富巧路。

三、传统农业生产赋予现代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是一条新路,在很大程度和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还将大面积存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但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被赋予了现代科技支撑,在产前、产中、产后都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真正做到藏粮与技,同时在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上要通过合作制等有效组织形式,把传统分散的农业生产渐次集中、规模、规范,做到适度规模经营。

四、加强农民组织化体系建设是一条正路,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一要以农民为主体,按照农民意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必须按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制理念,真正让农民自愿入股, 真正参与生产销售服务,真正实现民主管理,真正做到合作社全体成员“风险共担、市场共闯、利益共创、平台共享”,真正做成农民自己的“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的合作制企业、互助的平台、致富的渠道、共享的团体。二要以农民为主人广泛参与合作社经营。坚持“五有”原则,真正让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生产规划、经营活动、服务分享、品牌创造、企业文化打造等,或负责其中某一环节工作,成为合作社团队中一员,享受劳动的乐趣。三要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执行。严格按照《章程》进行管理。定期召开社员大会,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坚持社务内部公开。积极引导社员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增强内部互助。强化入社社员再教育。另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合作社入社宣誓、讲好合作社故事、打造合作社文化等有效途径实施管理。

五、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真正实现农民增收是目的。通过农业生产的种养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链条化、流通有序化,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产品利润空间,真正实现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