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投

为什么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这样做对投资者有什么益处呢?

2022-11-11 17:24热度:3213

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风险,避免因债务违约最终影响到金融稳定。

如果说对投资者有什么益处,如果坚持的话,那就是让相对保守的投资者选择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民营银行存款等替代选择,本金和利息更有保障。

2013-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已兑付理财产品中,亏损产品数量占比一直低于0.06%。也就是说,1万只理财产品中,只有6只是亏了本金的,且本金损失率低于10%。

超低的亏损率,使得银行有底气来进行刚性兑付,并且还能有不错的利润。

到了2018年,为了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要求金融去杠杆,过去依赖贷款生存的僵尸企业、连续亏损企业遭遇贷款困难,债务违约问题开始频频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理财产品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如果再继续坚持刚性兑付,有可能会有银行因理财产品亏损甚至破产。

除了企业债券违约频现外,2018年起房地产行业也迎来变局,黄金时代彻底结束,嗅觉灵敏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始寻求转型,对应的则是居民家庭负债率过快攀升。从这一角度讲,居民购置房产的潜力已经严重透支,未来房地产市场有望量价齐跌。理财产品资金中相当比例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同样面临到期难以兑付的问题。

打破刚性兑付,这是监管未雨绸缪做出的提前防范。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敲响了警钟。

如今的理财产品数量已经大大减少,2020年年底之前保本理财产品将彻底消失。不仅如此,理财产品也将从银行业务中剥离出来,由银行成立的理财子公司专门负责,从法律层面进一步与银行撇清关系。

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更加不稳定,亏本概率大大增加,并且有可能出现较大程度的亏损。

从理财角度讲,未来与其选择理财产品,就不如更合理的配置资产,拿出少量资金投资股市或者指数基金,谨慎选择下亏损也许还会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