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投

什么是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2022-11-14 23:53热度:8438

在任何的《经济学》中没有“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说法。要么是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要么是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要么是中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与《经济学》中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很相似。主要就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经济的增长。

我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息率的目的?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并最终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1998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两次调整,一次是1998年3月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最近的一次是 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银行存款准备金上调缘由

主要是为了影响金融机构用于债券投资和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防止出现投资过热。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虽然从理论上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从未被作为一个主要的政策工具加以运用。

为什么呢?法定存款准备金威力巨大,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因为只要其微小变化,就会造成货币供给的巨大波动,同时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而且它是存款机构日常业务统计和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繁地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同时也破坏了准备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操作手段存在着,它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准备金需求量。

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