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品牌整合的中国企业品牌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22-11-11 09:15热度:5389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各地办厂,并成功地占据了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使得我国市场国际化,他们靠的就是名牌。21世纪国与国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名牌之间的竞争。目前,世界500强已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许多外国品牌已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名词。然而,中国众多企业却缺少名牌,尤其是世界名牌,以致在这场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有必要参与国际竞争,创建国际品牌。然而,中国许多企业目前还不具备国际化的实力,和外国企业比较起来,大部分规模及影响力都很小。即使如此,许多企业内部仍衍生出众多的品牌,将本就不丰裕的资源浪费在相互的竞争和内耗中。只有将更多的资源有效整合,才能有足够强大的力量进行品牌的国际化建设。建立本土优势,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而建立本土优势必须实施品牌整合管理。在与拥有技术与品牌强势的国际企业的竞争中,品牌整合是中国品牌与众多外国品牌抗衡的有效武器。
在外国品牌大举进入中国的形势下,把中国本土守住其实就是国际化。对于拥有多个品牌而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国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实施品牌整合,在国内把品牌做大做强做优,为创建国际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品牌的整合与集中,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品牌体系,对于一个具有长远抱负的中国本土型企业而言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程。 只有集中资源,讲求营销投资效率,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才能打造出中国自己响当当的旗舰品牌,才能建立起深度的竞争优势。品牌整合是为做大做强品牌打基础,从这一点上讲,品牌整合对企业打造国际品牌是极为有利的。例如中国石油在品牌整合上提出了“主品牌+商品系列名称”模式,“昆仑”品牌从原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并获得了奔驰、宝马、沃尔沃等世界著名汽车厂家的质量认证。另外,品牌整合能给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的巨大空间,这就为其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比如,中国石化将其旗下海牌、南海等品牌统一到“长城”之后,节约了原总成本的l5%一20%。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为实现国际化道路,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整合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