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经济状况

2023-02-02 19:47热度:5869

 交通运输发达便捷。京深高速、保津高速和正在修建的保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拥有4个高速路出入口与全县公路紧密相连。县城北侧有清苑铁路货场,与京广铁路相连。107国道、保沧公路(保定-沧州)、保新公路(保定-安新)、保么公路(保定—衡水)贯穿全境。全县建成油面路近千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村村通,形成了以国有公路为干线,省级公路为辅线,乡村公路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拥有各种运输车辆近万,年运输能力达1000万吨。 通讯设施完备。实现通讯线路光缆化,目前,全县网通交换网点达113个,交换机总容量达9.6万门,网点服务半径平均仅为2公里,电缆总长度达4575皮长公里,光缆总长度达815芯长公里,用户电缆配线达16万对,有201个村实现了一户一线,居民户线比高达89%,全部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化,形成了城乡一体的本地电话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在县城及周边地区,东安、东吕等村开通了小灵通业务。全国联网,国际长途直拨。实现互联网宽带接入,DDN、ADSL、一线通已普及。县内拥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多达20多个基站,无缝自动漫游。   电力设施齐全。拥有50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6座,35KV变电站10座,年供电量35万千瓦时,能够满足今后10年经济发展的需要。另有保定南郊热电厂正在规划建设中。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先后建成了清苑供水公司、清苑华燊燃气公司、清苑污水处理厂以及供居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规划完成了热电厂、垃圾处理厂等大型基础设施。清苑供水日供水能力30000吨,工业供水日供水能力可达到25300吨。燃气供气管网已遍布县城,日供气能力可达2.3万立方米,能满足工业用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日处理污水30000吨。清苑文化广场占面积16983平方米,绿化面积9700平方米,硬化面积2722平方米,设施齐全,是居民休闲娱乐以及组织大型文体活动的场所。 近年来,清苑上下牢牢把握“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持续保稳定”的主基调,加快发展,对标先进,争先进位,全力以赴扩内需、保增长、促升级、增后劲,积极打造“保定新区、魅力清苑”,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09年,全社会生产总值完成66.6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17.4亿元、31.4亿元、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3.7%、1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7亿元,同比增长40.9%。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6亿元,同比增长40.9%。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32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1元,同比增长10%。 经过多年发展,工业经济逐步形成有色金属、起重机械、纺织、猪鬃加工、汽车配件、医药化工、印刷包装、新型建材等涉及20多个行业产业的特色经济。其中有色金属加工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集散地,2009年立中集团被命名为“河北省轻金属研发中心”;手拉葫芦出口量占全国的70%,是全国最大的手拉葫芦生产基地;制香业在全国占据龙头地位,2009年被中国日杂协会授予“中国香城”称号。 清苑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90.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2009年粮食总产42.6万吨。2005年、2007年、2009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形成了瓜菜、禽蛋、草莓、林果等特色产业,是京、津、保等大中城市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2007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河北西瓜特色之乡”,北店养牛小区2005年被评为“中国奶牛养殖示范小区”,东闾梨基地2005年被列为全省首批实施产地编码基地。 第三产业主要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中,红色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投资4880万元的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三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展馆迁建工程)圆满完成,今年9月2日全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暨地道战纪念馆新馆启新仪式在我县冉庄隆重举行。2009年冉庄地道战遗址共接待游客82万人次,今年纪念馆新馆启用后更是火爆,截至目前已经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 清苑是投资的热土、创业的家园。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65万清苑人民将继承弘扬传统美德,秉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诚挚地与中外客商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在保定地区来说数一数二的县城!交通发达,手工业和制造业也很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