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高就的意思是什么

2022-11-11 19:47热度:1985

意思是放弃原来的工作,去担任地位较高的工作。

高就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āo jiù,意思是放弃原来的工作,去担任地位较高的工作。旧指离开原职位就任更高的职位(自《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现常用于问别人在什么地方工作,是一种尊称。另外在讽刺对话中经常被引用这一词。

引证解释

1、转任较高的职位。

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我辞他,我得送他盘川,打发他回去;他辞我,一定另有高就,我也不同他客气了。

叶圣陶《城中·搭班子》:“戏班子非齐整不可,老实不客气,只有对他说请另觅高就吧。”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真不巧得很,前两天他们夫妇才辞职另有高就,听说去了 东北 。”

2、敬称他人的职位、工作。

《文明小史》第二十回:“贾子猷忙问二位有了什麼高就?”

放弃原来的工作,去担任地位较高的工作 例:另谋高就 现在一般指问你在什么地方工作,是一种尊称。 例:你在哪里高就啊? 指:你在哪里工作?

高项是什么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是软考中的高级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获得证书,可以评高级职称,加薪。2.获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可以申请高级项目经理,且是申请高级项目经理的直接性和关键性前提条件。 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管理办公室《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资质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信计资[2007]8号),自2008年1月1日起,申报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资质,须提交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合格证书。3.证明你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从获得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4.提高就业竞争力在中国这个特色社会,高学历和高职称能给你锦上添花。由于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通过软考获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可提高就业竞争力,就职后在职位和待遇方面都有大的优势。5.促进个人发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不仅仅是一张证书,通过软考获得证书,不仅是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巩固了理论知识,更是培养了一种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大作用。6.积分落户上海2016年4月26日上海正式施行落户积分政策,其中积分细则中,获取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将有加分,最高分值140。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为软考高级证书,相对应【一级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能获取最高加分选项,可加140分。PS:持证人的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其子女可以在上海市参加高考。

软考高级、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科普篇

关键字:软考高级、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前几天高项证书邮寄到手了。去大学同学群里头炫耀了一番,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发现很多同学连软考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作用了。所以,决定来一篇科普文章。

一、是什么

百度百科的说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件水平考试)是原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简称软件考试)的完善与发展。这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上半年考试时间为5月底(第三个周六、周日),下半年考试时间为11月中旬(第二个周六、周日)。

  

二、为什么

前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百度,再加上我到一些项目经理群里头和大家聊天得出的结论。

 

我稍微梳理了一下。

1.         软考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的证书。这意味着它是——落户加分、小朋友读书、体制内职/国企职称、正式招投标标的重要依据条件。

和一些PM的聊天内容

2.         抵税

3.         软考一年考2次。5月底(第三个周六、周日),下半年考试时间为11月中旬(第二个周六、周日)

4.         这个证书不仅仅是职业资格、也是执业证书。也就是说,有这个证书就是有证上岗了。我以前有软设,出门都是说我是有证程序员(这个是个梗。以前我们做开发的时候项目出现bug的时候同事们有时候开玩笑说,大牛哥要担心了,马上要来抓你了。大牛哥技术很厉害,但是经常加班,所以都没去考软考。当然玩笑归玩笑,当年温州事故还是很让人惋惜的。)现在出门都是和人说我是有证的项目经理(PM)。

5.         打工应聘加分项。假设一个去应聘情况:去应聘项目经理的时候,你是老板,你凭什么认为这个人可以胜任?A君只凭嘴巴说自己有XXX项目经验;B君不仅说有XXX项目经验,还拿出一份盖着国家工信部人社部红戳子的高项证书。你优先选谁?应该一目了然吧。而且,如果是做B2G(GOV项目)招投标的时候老板还省的到处去找高项证书,手头员工自带了。

和一些PM的聊天内容

和一些PM的聊天内容

和一些PM的聊天内容

6.         升职转岗的入场券(能不能加薪,那要看公司和自己的谈判水平了)。再假设一个内部升级转岗情况(其实也是案例题经常提到的情况):公司启动了一个新项目,想提拔培养一名员工作为本次项目的项目经理。A君和B君都有意向往项目管理方向走。A君无证,B君有证。案例经典题里头,都是选了A君然后项目出现了各种问题,然后问要如何处理?答案就是让A君去培训学习。现实里头,大家肯定都是选择有证的B君吧,至少不用再送去培训了。

7.         加工资

和一些PM的聊天内容

8.         能够领取职业技能补贴。具体金额多少,需要咨询当地人社局。我的考试群里好多同学都准备去领了。

9.         高项和PMP的部分对比。

要说IT行业能够和高项齐名的估计就是PMP了。都是管理方面的证书。

【高项】

考试费用:报名204元。国家的考试,报名费用都是很良心的。

考试难度:毕竟是软考的最高等级有一定难度,全国通过率14%。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才能达到这个水平。一共3门每一门总分75。3门都在45分以上,算通过,任意一科没有45,都要重新再考。整个考试都是纸质考试,没有电脑上机器的事情,没有编程,只有一点点的计算机行业基础知识,而且都在科目一考选择题:

l  科目一,综合知识,选择题75题,9:00-11:30;

l  科目二, 案例分析,1道计算题+2道案例,13:30-15:00;

l  科目三:论文;2000~2500字,15:20-17:20; (大部分时候都是用论文卡通过率的。)

适用人群:国企、事业单位、需要积分落户小孩子读书等政策性需求的人员、时间比较充裕但是想节省一点资金的私企人员、想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

 

【PMP】

考试费用:报名3900,每3年都需要进行一次续证,续证条件为3年内积攒60PDU(大部分人也是花钱买PDU)和缴费150美金。

考试难度:和软考或者行测对比起来难度不算很大。200道单4选1的选题,大概要答对131道题(131/200=65.5%),9:00-13:00,全长4个小时。

个人感觉我现在去考估计能直接过,高项考过的人应该也能直接过。做个高项计算题用数字来说话吧。行测我当时得分也有70~80分。高项我第一次考,17年到19年的模拟题我基本上也能作对51题以上。51/75=68%的正确率。类比估算法结合三点估算进行估算,假设乐观正确率80%,悲观61%,最可能正确率68%。标准差 =(悲观-乐观)/6于等于3.2。根据下图可知,我有大约84.1%的概率通过考试,图中阴影部分。这个可是必考的知识点哦,不会的同学自己好好学习一下计算题。

同样的方式,行测100多题,120分钟做完。我做历年真题的时候也是差不多75分钟做完。类比估算,200题,我应该200分钟也可以搞定。大概率能够提早交卷。具体概率我就不算了。

 

适用人群:时间比较紧张但是资金比较宽裕的私企人员特别是外企、想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

 

【总结】

PMP贵但是好考一些。最适合打工人快速转型。

高项,便宜但是难考,适用场景多一些,毕竟是GOV认证的高级工程师。

各位同学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选PMP的同学不用继续看了,因为我考的是高项。哈哈哈。

 

三、怎么样

我在外头做了很多年,接触过比较多的行业,做过程序员,也做过项目经理,也做过公司CTO。考过CCNA、也有考过软设。然后现在所在的单位也要用高项,加之平时自己也有接一些项目用的到项目管理的知识。所以最终决定那个阶段重点投入时间考高项。

下面说说我的备考过程和复习情况吧。

背景

软考2012年下半年,开始用第二版教材;17年下半年开始用第三版教材,也就是目前的版本。我是18年初开始备考的,所以资料特别难找,大部分都是第二版的(区分方法很简单,说10大管理领域的,就是第三版。说九大管理领域的就是第二版)

学习阶段1基础知识。

我一般白天有空看会书,晚上陪孩子睡觉,然后拿出手机一天看一些。我课本看了2遍,感觉非常难理解。所以我买了一些视频课程。看一集视频《信息系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官方教材对应的章节看一下,顺带做笔记。由于第一次论文没过,觉得可能是自己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又买了几个老师的课程,再次看视频,看书,看笔记。

硬生生做了200多页的笔记。而且为了好记忆,特意又去找了很多口诀,有的真的找不到,只能自己编了。

 

背!)项目管理计划编制的过程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流程:母队受处(分),总管审计。

①   明确目标                                       母

②   成立初步的项目团队,           队

成员随着项目的进展可以在不同时间加入项目团队,也可以随着分配的工作完成而退出项目团队。但最好都能在项目启动时参加项目启动会议,了解总体目标、计划,特别是自己的目标职责,加入时间等等

③   工作准备与信息收集               受

项目经理组织前期加入的项目团队成员准备项目工作所需要的规范、工具、环境,如开发工具、源代码管理工具、配置环境、数据库环境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收集项目信息。

④   依据模板、标准编写初步的概要项目计划           处

编范时成质等分计划(旧版的)     分

 

⑤   把上述计划汇总并纳入项目计划,然后对项目计划进行综合平衡、优化

⑥   项目经理负责编写项目管理计划

⑦   审批与批准项目计划

⑧   获得批准后的项目计划就是项目的基准计划。

 

学习阶段2做题

基础知识掌握好了之后,我做历年真题的科目1(选择题)基本上都在51分以上。

案例题,不太好评分,但是我就是在做题的时候不断对知识点进行补缺补漏。同时也对笔记进行补充。笔记里头没有的案例题知识点就补充进去。一段时间就去回顾一下。毕竟有口诀,对于那些高频考点,我标记一下,平时多背诵几次。反正做题的时候就会碰到,不记得了就再背诵一次,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背诵下来了。

计算题,必考。但是也容易,视频里头有介绍基本做法。然后做一下历年真题,里头的解析也很到位。17年到20年也就7次。每次也就一题。觉得不够多,就把17年之前的题目做一下。题型不多,做完这些基本就能掌握了计算题了。

学习阶段3准备论文

这个阶段我感觉是最难的,因为主观性很强,自己很难判断写的好不好。这个阶段最好有老师辅助批改论文。

我10大领域的论文都准备了。随便他考。

准备的顺序是,除了整体之外的9篇先准备。最后再回头写整体就很有感觉了。

就像星爷《武状元苏乞儿》里头的第十八掌—降龙有悔!是前面17掌都打一遍!

 

我对论文的看法是:ITTO是骨架,大纲是肌肉,每个过程填充100~200个字是皮肤,而我的200多页的笔记是灵魂。最后弄出了10篇论文。

所以,我觉得ITTO还是要背诵一下的。但是确实很难背诵。

所以我又去整理了一份ITTO,编了好多口诀,顺带把作用意义还有用到的内容也写进去一起背诵,以此作为我的论文框架。

 

 

学习阶段4考前复习

有了基础知识和论文的知识,考前还是要两个都抓一抓的,不然会忘记。我第一次全抓基础知识,挂论文。第二次全抓论文,挂基础知识。第三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过了。

怎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基础知识,我直接回顾我的笔记,毕竟整理了那么多老师和真题,我这么久下来的收集整理不是白做的。

论文,背诵我那个作为论文框架的ITTO。

一周安排,做一份卷子,3个科目全部做一遍,包括论文也全部写一次。

这样知识点的缺漏能补充上,计算题也练习到了,论文也回顾了。

 

最终阶段,考试

科目一:9:00-11:30,选择题75题,可以提前交卷。我一般都是提前交卷,然后去吃饭,睡个午觉,下午有精神考。

科目二: 13:30-15:00,案例分析+计算题。全靠考前的那些笔记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了。

科目三:15:20-17:20,论文,要2000~2500字。我是先列出ITTO的简写,然后回忆出每个过程的作用,意义,例子,结尾。然后每个阶段扩展100~200字。加上固定的开头和结尾。2000+字的论文一气呵成。不得不说,必须提前背,2个小时要写这么多字,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去思考。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用,给我点个赞表示支持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