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

2023-06-01 13:01热度:2449

【题要】中央定调明年货币政策为稳健,并非适度从紧,更不是紧缩  "稳健"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  2011年我国松财政、稳货币的宏观经济调控基调正式确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向外界释放出重要信息: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转向条件成熟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自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至今已有两年半的时间。2011年,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是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需要,对货币政策基调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分析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基调的转变,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  当前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国民经济复苏的态势在不断巩固;另一方面,通胀压力不容乐观。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物价上涨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阻断通胀预期向现实通胀的传导渠道。  稳健意味中性  回顾近年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可以发现,1999年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由于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胀压力上升,央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基调,转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流动性的状况还是通胀压力的情况看,当前与2007年均颇为相似,为此,有观点称,当前的货币政策转向实际上体现出了从紧的倾向。  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增长率比较低,通胀压力也没有当时那么大,而且国际形势与2007年完全不一样,所以明年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是一个中性的政策,是真正的稳健。  微调大幕开启  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政策工具,经常会因使命的不同,侧重目标的不同有所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候是扩张的,有时候是紧缩的,有时候是真正稳健的。要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有不同的做法。而这正是对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的解读。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  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明年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新增信贷的规模或确定为6.5-7万亿元,M2增速设定在 15%-16%。这既符合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有利于防止银行信贷出现新的风险。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认为,明年年内将有2-3次的加息过程,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可能上调至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此,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在抑制通胀的同时,中国还面临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因此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后,财政政策有必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度的扩张,与货币政策一松一稳搭配发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要让非常时期的非常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非是银行信贷的全面收紧,并让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既要管理好泛滥流动性、挤出房地产泡沫及稳定物价,也要以信贷促经济增长,及以信贷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及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包括了有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要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包括汇率制度)及利率市场化的步伐,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及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这样才能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及风险管理、弱化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挤出房地产的泡沫,并让物价水平回归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