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民国末年在内蒙,外蒙流通的蒙票!现在在外蒙还流通吗?

2022-11-13 11:29热度:2344

蒙票就是:古图格里克(Mongolian Tugrik . MNT)是蒙古国的流通货币,1925年实行货币改革后于12月9日由蒙古工商银行(以后改名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开始发行本国的货币图格里克。这是蒙古国发行的的第一套自己的货币。1 人民币 = 201.820427609 蒙古图格里克 。

蒙古国的经济现状如何了?

贫困国。

蒙古国是我们北部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大邻居,和中国新疆的面积近似,却只有区区三百万人口。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却又以反华的特征为国人熟知。近年来,蒙古地区的经济状况不佳,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限,曾经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地区,现如今只有中国的二分之一不到。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蒙古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一次是苏联解体的九十年代初,另一次自2014年起,持续至今。蒙古国的经济困境并非一时一日之功,想要解决也并非易事。

世界银行的蒙古国GDP数据

冷战时期的长期繁荣

在外蒙古脱离中国之后,治国理政上充满了苏联特色。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时代的早期,蒙古国经济极为艰难,国家财政负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持续给蒙古国以经济、军事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冷战时期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但蒙古人民共和国人口较少且居住分散,大城市数量极少,缺乏大规模发展工业的条件,工业基础薄弱,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疲软,以资源为驱动的经济模式最终步履蹒跚。今日的蒙古通货膨胀严重,印有成吉思汗头像的蒙古货币图格里克大幅贬值,对美元的汇率从2011年春季的1200比1,至2016年底已超过2400比1。大量即将到期的债务成为当下最棘手的问题。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因为对即将到期的债务感到担忧,一些国民自发地捐献现金、珠宝、黄金甚至马匹,以期帮政府渡过难关。著名经济学家布乌克呼乌率先发出呼吁并带头捐出了约4万美元、10匹马和1个金戒指。蒙古大呼拉尔(国会)的一名议员则把自己三个月的工资都上交给国库。按照布乌克呼乌的计划,每个国家公民都必须参加捐款,捐款数额取决于年龄。譬如8岁的孩子应捐1000图格里克(约0.4美元),30岁以下人士应捐2.2万图格里克(约9美元),50岁的人士则应捐款20万图格里克(约81美元)。和庞大的债务相比,这些捐献无异于杯水车薪。今后五年,这个国家超过20亿美元的外债将陆续到期。而为了援救该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月19日发布声明称,蒙古国获得总计约55亿美元、为期三年的一揽子援助资金,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中日韩等国也纷纷施以援手离开苏联的掌控之后,蒙古通过了新的《土地法》――只要提出申请,每个蒙古人都可以在指定的城市区域获得700平方米土地。新的土地政策为城市带来了大量草原上的游牧民,却未能带来现代化,政府并没有为这些城市新移民提供足够的配套设施。七年前,当这位新移民来到乌兰巴托时,蒙古的经济引擎正在加速运转。2011年,蒙古的经济增长率达到空前的17.3%,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这样的奇迹转瞬即逝,从2012年至2015年,蒙古的实际GDP增速逐年下滑,分别为12.3%、11.6%、7.9%和2.3%,2016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为1%,为七年来最慢。货币的暴跌更加重了这一场危机――2016年图格里克兑美元汇率下跌20%,成为全球表现最糟糕的货币之一。同时,蒙古财政赤字高达3.6678万亿图(约合14.81亿美元),为2015年的3.2倍。蒙古政府不得不调整预算,缩减开支。经济繁荣时期曾一度兴起加杠杆炒房之类的商业投机,业已趋于沉寂,政府鼓励储蓄,不提倡超前消费。亚洲开发银行声称,蒙古的家庭消费在2016年上半年下降了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