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你认为美国经济什么时间会出现衰退?

2022-11-13 21:05热度:8268

从现实的美国国情,经营理念,外交,内政等这些传统的施政法则上看,也确实存在着与当今国际形势发展不融洽的矛盾现象,看似有点衰退的趋势。其实,我认为不会!因为美国智库的精英们或早已发现了根源,政府正存尝试着不同的方案,也在改革,解决被动的局面。也在吸收着,别国的成功经验。

如何看待2019年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2019年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一方面,美联储的决策转变非常有意思从加息周期进入了降息周期;另一方面美联储的内部分歧一直很大,即使降息仍然表现鹰派,点阵图的分裂也非常明显。而其实美联储之所以决策如此困难,也是面对了很艰难的处境。

一、美联储政策为何画风突变?

2019年初到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十分的扭曲,要知道2018年12月美联储刚刚进行了一轮加息,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依然认为应当进行加息。而在2019年6月开始美联储的画风突变,甚至在7月份进行了一次降息。7月9月降息后,美联储都否认了降息周期的开启,但是却在10月份开始了资产负债表的重新扩张。

第一,美国经济形势突变。

实际上我们看到从2017年开始,美国经济的制造业PMI就开始向下出现拐点,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动能已经开始衰减,但是由于特朗普的税改刺激美国经济延续了之前的强势增长,2018年经济仍然保持强势,这种惯性持续在2019年年初表现,对美联储的判断进行了误导。

但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确实已经是世界经济周期的拐点了,同时期中日欧等主要经济体都开始了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和经济下行压力,因此,美国到了2019年6月,各种数据就已经开始逐步明显下滑。8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也首度低于50的荣枯线,证明经济确实已经开始进入下行轨道了。

第二,金融市场的压力。

特朗普的税改计划,虽然准确的抓住了美国经济的痛点,但是在美国金融市场过度繁荣的状况下,并没有对经济实体进行支持,反而推动了美国股市的进一步泡沫扩张。因此6月份时美国股市开始动荡,因为回购再也无法继续支持美股的上升了可以说这时美股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节点,如果美联储不及时降息,可能下跌就会出现。

7月份美联储在市场的压力下降息,但同时声称这是一次中期调整,降息周期并未开启,因此被称之为鹰派降息。鹰派降息之后,美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这让美联储突然意识到美国股市的风险,可能远超大家的估计。这也是为什么9月份美联储再次降息的原因,因为如果不降息,可能美股的崩盘就提前出现了。

二、美联储的分歧为何越来越大?

第一,降息还是不降息?

刚才说的,鉴于经济的持续下行和美股市场的压力,美联储似乎必须降息,但是从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一般采取的干预措施,还要在相对靠后的时间点。也就是说这次降息实际上是提前了的。在这样早的时间降息,美联储也相当为难,因为如果不及时降息,美股的风险可能爆发在即,但是现在降息有可能让美股的风险继续升高。

我们看到2000年和2007年的例子,都是美联储提前进行干预,利用降息维持风险暂时不爆发,但是最终都导致了风险泡沫的继续升高,未来衰退来临时,对经济进行了更大的冲击。这也是美联储鹰派理事们秉承的观点,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而且这样的观点还相当有依据,因为在降息之后,美股确实与经济实体更加的背离了。

第二,经济到底是好是坏?

另一个让美联储扩大分歧的方面来自于对经济的认知。实际上现在美国经济的情况确实非常矛盾,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仍然保持了3.5%的历史低位失业率,似乎证明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但是薪资上涨和制造业PMI却显示经济已经陷入了困境,很快将迎来拐点。

同时,按照美联储一部分理事的看法,现在的降息并没有必要,并且应当加息来对风险进行管控,停止缩表进程也是迫于市场压力无奈的举动。但是9月下旬美国银行系统突如其来的流动性危机却敲响了金融风险的警钟,让美联储必须重新扩张资产负债表,注入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

三、美联储政策何去何从?

第一,降息周期可能已经开启。

虽然在7月和9月的降息之后,美联储都否认了降息周期的开启,但是鲍威尔的讲话仍然保留了利率下行的通道。我们可以看到9月下旬的流动性短缺过程中,纽约联储的回购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似乎证明美国经济情况比预想的要糟糕,这带来了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也将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决策向宽松角度倾斜。

同时9月份数据的继续下行也让美联储理事们的倾向性更加明显。服务业PMI显著下滑,迅速达到了50以下,同时薪资增速仍然停滞。虽然已经进行了两次降息,但是市场对这样的宽松举动并不卖账,未来的降息周期开启,还是大势所趋。

第二,更极端的流动性释放。

为期将近一年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吸纳了大量的短期债券,但是在明年二季度之后,按照纽约联储的模型分析,衰退风险进一步加大,这时降息应当已经维持一段时间利率,接近于0的标准,那么美联储会做什么来进一步支持经济呢?

可能我们从国际市场上能找到一定的答案,因为欧日市场长期开展了负利率,并且还扩张了量化宽松规模,在这样流动性泛滥的基础上,任何宽松政策的边际效应都在下降,为了能够有效支撑市场,只有非常极端的方式才能够释放出来充足的流动性和预期。这就是说进一步的量化宽松已经在路上了,甚至我们还可能看见美国历史上首次的负利率。

综上,今年美联储的政策十分纠结,实际上原因来自于美国经济的矛盾,美联储政策受到了市场的两难压力导致前后政策标准并不一致,而且内部的分歧逐步扩大。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增加的背景下,未来的宽松手段可能会趋于更加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