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冬春二号越冬甘蓝在河北地区,什么时间育苗?

2023-06-01 17:45热度:1551

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无霜期较长,冬季温度略高,播种期宜选在7月底到8月20日,最晚不超过8月20日,而长江以北地区无霜期较短,越往北温度越低,播种期需适当提前,华北南部河南、山东等地播种期应在7月上旬至7月底左右,越冬甘蓝播种期要求较为严格,浮动时间很短,一般在10-15天左右。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区域?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的。
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



扩展资料:
对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的标志及其特征分别:
1、第一阶段: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均呈上升趋势。
2、第二阶段: 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
3、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 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如图所示: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0增加到平均产量最高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MP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0到L3的区间。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所 以总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的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MP两曲线的交点到MP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L3到L4的区间。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的产量也是递减的, 这一阶段是MP曲线和横轴的 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L4以后的区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三阶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