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2022年中国gdp目标是什么?

2023-06-01 22:32热度:7370

2022年中国gdp目标定在百分之5.5左右。体现了中央稳定经济的决心和信心,这处于许多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区间的最上端,如果能够实现这将明显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值百分之4.8以及一些经济学家预期的百分之5.2。

中国gdp的变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四十年来首次不设置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报告,很多观点认为,不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代表政府放弃经济增长,政策力度低于预期代表经济恢复不了,我们认为这些观点问题很大,当前的政策力度与2009年相比肯定是小的。

但回到2009年的刺激力度毫无必要性,二是2020年与2018至2019年的稳增长完全不同,2018至2019年是去杠杆背景下,市场自然出清的稳增长,是仅有宽货币政策,而没有宽财政宽信用的稳增长,导致其经济下行时间非常漫长。

我国的货币目标是货币政策目标是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拓展资料】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等不同的政策,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目的。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增加货币供给,由此引起利率降低,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