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ipm 现代农业

2023-06-01 20:06热度:3219

现 代 农 业

农业有万年以上的历史,每一次技术和劳动工具上的重大突破,就将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出现一次生产力的跨越。原始农业发祥于人类对动植物的驯化和使用石制农具;金属农具的使用和精耕细作开创了五千年辉煌的传统农业;而近代生物学和农业化学的理论突破,以及育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出现又将传统农业推进到了近代农业时期。 一、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 动植物品种是农业生产的原材料,始终处在农业技术体系的中心位置,原始农业时期的动植物驯化、传统农业时期的人工选择、近代农业时期的杂交育种,而生物技术的出现,首先引发的也是育种技术上的革命。近代的常规育种技术也有着它的局限性,主要是依靠育种家的经验在田间对育种对象作表型性状的选择和只能利用有限的种内杂交优势,而基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则可以对生物的遗传信息作实验室操作;可以在动物、植物、微生物,即所有物种间作基因转移和重组;可以作遗传改良工程设计,因而极大地扩展了生物种质资源和杂种优势的利用,品种成为先进科技的载体和橱窗。 现代农业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是常规农业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层次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 二、现代农业是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企业 长期以来,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和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一种小生产,在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中,人们不断寻求解决农业的小生产与工业社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家庭农场的场均耕地由50多公顷扩展到200多公顷,走扩大经营规模之路,近年又发展了多种形式的农工联合体;欧洲和日本虽仍维持小农户经营,但有着发达的劳动组合、行业委员会、市场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的经营组织,走农户与经营组织相结合的道路。 我国经历了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和回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曲折,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明确地走上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一体化经营道路。“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紧密结合,是我国农业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扩大规模,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的重要途径”。这是在实践中长期摸索得到的一种适应于我国的农业社会化经营道路,是继美欧以后的第三模式。 云南省根据其生物资源优势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全省的9个生态区形成了红河葡萄酒、文山三七、思茅咖啡、西双版纳的澳洲坚果等区域化、专业化和企业化的产业开发带,其花卉产品已占有三分之一的国内市场,正走向东南亚诸国。内蒙伊利乳业集团拥有6万头奶牛,全部由农户饲养,公司为农户提供小牛、饲料、防疫服务、奶站挤奶收奶等全程的技术服务和进行企业化管理。河北三鹿乳业集团的奶源基地分布在27个县市、1000多个奶牛场,联系1万多农户,吸纳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他们严格实行标准、配方、工艺、原料、包装、检测、销售、宣传的八个统一。新疆德隆集团利用新疆资源优势,联系数千番茄生产农户,组织番茄酱生产,三年产量达到世界第二和占到世界贸易量的1/5。 188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83%,是美国经济起飞的重要支点;20世纪中叶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占到世界农产品交易量一半以上。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社会化的大生产,商品经济成为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催化剂。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只有31.5%,中国农业一直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慢车道上爬行。90年代后期结束了农产品短缺和进入结构调整时代,以及以后的人世,使我国农业进入了商品经济的快车道,公司加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必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 三、现代农业是正在拓展中的一种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新型产业 现代农业由传统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发展成为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并向着农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化工、能源、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的一种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新型产业。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界限趋于模糊。 生物能源在21世纪能源战略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现代农业将异军突起地出现在生物能源的生产领域。“今日美国”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石油的能源之王的地位也许不久就会遭到废黜。如今,农田作物有可能逐渐取代石油成为获得从燃料到塑料的所有物质的来源,黑金也许会被绿金所取代。今后的25年内,工业农场主将能种植出足够的燃料和原料,我们几乎可以不再依赖于外国石油。”英国在150万英亩土地上种植了一种芒属能源植物,德国以此为燃料建了一座12万千瓦发电能力的发电厂,并大力开发生物柴油等洁净能源。我国是个石油资源短缺的国家,生物能源生产必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中的新兴领域。 以淀粉为原料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将取代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的难降解的现行塑料,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环保产业的生力军。日本丰田公司用白薯淀粉塑料制成汽车配件,并在日本《时代》周刊(2002.5.13)发表了以“白薯拯救地球”为题的文章。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PLA(聚交脂)生物材料在美国已经商业启动,“我们刚刚开始看到它在制造业的所有部门中得到应用,这可能会彻底改造旧经济”,“用转基因作物和家畜改变了农业,现在它正在改造工业”。此外,利用基因工程菌等对畜牧场粪污及城市排污的净化处理等都将为现代农业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资源潜能的挖掘是最大的资源节约,尤其是生物体及其系统所蕴含的巨大潜能。动植物和微生物的遗传改良、农业生态系的优化、自然生态系自组织功能的发挥,有害生物生态系的调控等都将极大地调动生物体及其系统的潜能。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和现代生态学为此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武器。 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高效率、低投入和低负面影响的现代施肥和灌溉体系;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和保护土壤肥力的保护性耕作体系,以及设施种植和养殖体系等都体现了技术对紧缺资源的替代,体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低投入和对资源环境最少负面影响的内核。现代农业是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摘自: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