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跌破12美元油价普京是否垮台?

2023-12-28 13:40热度:7656

自普京上台以来,俄军对外秀肌肉的频率增大。挂着核弹的战略轰炸机满世界跑,战术飞机也是时常与美军舰队“亲密接触”。

但另一方面,经济和民生却一片凋零。

普京执政的前半段(2000-2008年),由于打压和驯服了控制经济命脉的商界、金融寡头,相当于“拨乱反正”,俄罗斯经济一度高速增长,期间GDP年均增长6.9%,远超世界平均4.7%的增速,“世界十大经济体”、“金砖四国”等头衔接踵而来。

至2008年8月1日,外汇储备达到峰值5965.66亿美元,居世界第三。

不过,好景不长,2010年以后俄罗斯经济逐年下滑,2011年GDP增长率是4.5%,2012年是3.66%,2013年1.79%,2014年0.74%,2015年下滑为-2.83%,2016年为-0.22%,2017年恢复增长为1.6%。在2016年,俄罗斯的GDP是1.267万亿美元,中国广东省的GDP是1.407万亿美元,网民调侃“普京终于把自己变成了广东省省长了”。

经济总量跌出了全球前十,人均GDP更是排名世界第66位,远远落后于韩国、土耳其、阿根廷、匈牙利、巴拿马等国家。经济低迷,民众贫困,俄罗斯并没有成为经济强国。

03

俄罗斯之病

俄罗斯经济为何会昙花一现后急速坠落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过于依赖石油和武器的、偏态的经济结构。

普京执政的前半段,所谓经济“腾飞”的实质是大量形成能源垄断的国企(普京清算了寡头,收回国有)趁了能源价格上涨的东风,同时,武器也卖得比较好。

但俄罗斯并没有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根基,民营企业也未能很好地发展起来,整体经济依然很脆弱。

果不其然,2010年之后,国际油价开始下跌,2014年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又遭遇了欧美的经济制裁和封锁,卢布急剧贬值,老百姓恐慌抛售卢布,挤兑美元外汇,致使外汇储备一度跌至1000亿美元以下,国家经济经历了灾难性的崩盘,民众收入大缩水,不少穿着非常体面的莫斯科人竟然向别人讨要面包!

目前,俄罗斯工业产值的70%来自于能源部门,而在苏联解体的1990年,这一比重只有33.5%。从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来看,今天的俄罗斯连苏联时期都不如。

普京看似强势,但并没有给俄罗斯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反而加速了俄罗斯沦为能源附庸国的步伐。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普京任内,国际油价曾经在七八年的时间里狂升不止,快钱赚得很容易,哪还能够抵制诱惑去改善经济结构呢?

难怪奥巴马离别总统宝座前都不忘讥讽俄国“他们是一个较小、较弱的国家,除了石油、天然气和武器,产不出其他任何别人愿意购买的东西,他们没有创新”。

单一、偏颇的经济结构中,一旦主要行业遭遇卡壳,国家经济就会兵败如山倒。基于此,俄罗斯似乎和真正的大国地位渐行渐远。

04

为何普京无法创造经济奇迹?

俄罗斯人民给了普京近20年时间,普京并没有带给人民一个“奇迹般的经济体”。

再给他6年,俄罗斯将会如其愿地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吗?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下一个任期内,俄罗斯恐怕仍将难以摆脱资源经济陷阱。

吸食着俄罗斯经济骨血的能源巨头不可能轻易放弃既得利益,就算政治强人多么的意气风发,改造俄罗斯产业结构的阻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即便有将丰富资源投入到工业体系恢复和发展上的宏伟计划,也将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了。

说到底,依赖资源红利就如同吸食毒品一般,腐化了国家的骨骼,堕落了民族灵魂,单靠某个领导人的能力已经无法挣脱。

第二,普京没有拯救经济的精力。

俄罗斯现在的地缘政治境况,夸张点说,与项羽被围乌江类似,可谓是四面楚歌。

首先近年北约逐渐蚕食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孤立俄罗斯;而在高加索地区俄罗斯因为南奥塞蒂问题和格鲁吉亚大打出手;接下来北约、欧盟可能合力将乌克兰拉入欧盟怀抱,从芬兰、瑞典到波罗的海三国、黑海沿岸、高加索地区,纠集同盟包围俄罗斯;东边还有日本觊觎北方四岛(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

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底色与普京的战斗气质相叠加,将加重“军事对经济空间的挤压”。

第三,资源红利难以持续。

一个国家走上卖资源的道路后往往就很难回头了,而俄罗斯的资源红利会继续下去吗?

可以说,靠资源出口的卢布汇率极为不稳,GDP总额也出现较大波动,2012年俄罗斯经济总量还排名全球第8位,相当于排名第5位的法国总量的82.38%,而由于卢布不断贬值,五年后却仅相当于法国的57.28%(落到了第12位)。

今后6年,若要前移7位进入前5名行列,在没有高科技、制造业做后盾的国情里,如果石油价格很快涨到每桶200美元,这个目标或许能够实现。但问题是,随着开采成本每桶仅三、四十美元页岩气在美国大量生产,而且最大石油消耗国中国也掌握了页岩气开采技术,油价再次飙升的可能性不大。

鉴此,普京签署的总统令——“6年后使俄罗斯进入全球前五大经济体”,恐怕将仅仅是普京的“俄国梦”了。

由上可见,从“给我20年”到“给我6年”,普京使俄罗斯经济强大的愿望恐怕都将落空。

不过,这却妨碍不了普京个人形象的塑造和国内威望的提升。从“给我20年”到“给我6年”的执政生涯中,普京个人的成功要大过俄罗斯的成功。对此,本文不再赘述。

当然,总统的成功多少也能为俄罗斯国内的凝聚力、国际的影响力加分,只是它是隐形的、相对不显眼的。

今天的普京仍然在错失机遇。普京这些年通过努力所掌握的权力,赋权他进行有效的制度建设,但普京并没有这样做。结果,站在一个强大的普京背后的便是一个微弱的俄罗斯

更别说现在低到深谷的油价,更是对俄经济一个致命的打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现在最难的不是特朗普,而是普京。

4月,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经济活动导致原油需求低迷,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减产幅度不如预期,储油设施可用容纳量迅速减少,加上五月西德州原油期货4月21日就要结算,市场抛售大量即将交货却乏人承接的原油,导致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出现前所未见的崩盘走势。

5月交货的美国西德州轻原油价格4月20日开盘后一路下跌,纽约时间20日下午2点过后成为自1983年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开始交易以来的首次跌破0美元,2点半左右一度出现每桶负39美元的价格,和上周五收盘价18.27美元相比,跌幅约百分之三百; 西德州中级原油(WTI)5月交割期货价跌破0美元关卡,终场暴跌55.9美元,跌幅306%,收在每桶负37.63美元。

众所周知,俄罗斯经济很依赖石油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约占该国40%的总收入来源。

而疫情导致石油即便生产出来,也没有什么人去购买。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萨勒曼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进行了电话沟通。

4月9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及俄罗斯同意削减产量五分之一以上。

4月12日,石油出口国组织与俄罗斯及其他产油国达成协议,将在5月和6月每天减产970万桶原油,7月至12月每天减产80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每天减产600万桶。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至5月每桶原油将收不到1美元的出口税,又要支付数十亿美元的抗击疫情的费用,财政预算必然严重赤字。

其实不要说俄罗斯,美国石油行业受到打击也很严重。

4月1日,美国页岩油企业怀汀石油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国际油价暴跌以来首家破产的美国页岩油企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俄罗斯经济将萎缩5.5%。

俄罗斯目前只有1.4亿人口,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多。然而即便如此,俄罗斯有250万人失业。而西方媒体认为,疫情会是俄罗斯失业人数猛增到800万。

俄罗斯经济已经多年低迷,人民生活困难,此次更是雪上加霜。

而且究竟什么时候能够恢复,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