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卡塔尔袭击事件,是有第三方在故意挑起美国和伊朗开战吗?

2023-06-02 00:19热度:5150

5月12日在阿联酋富察伊拉港附近海域出现的四艘商船爆炸起火事件,不能定性为“卡塔尔袭击事件”。尽管距离卡塔尔并不远,但是毕竟在阿联酋海域附近要是定性为“阿联酋海域事件”或者是“沙特油轮遇袭事件”,究竟是哪个国家的势力在引爆美伊大战,我们没有确切情报,真的不能“凭空误人青白”!

要弄清楚谁是第三方势力,几乎没有那个国家承认是自己做的。如果是恐怖袭击,那么总有恐怖组织出来领取自己的“功劳”!那么到底是谁呢?

第一,故意挑起美伊战争的第三方势力,应该是希望美国攻打伊朗的势力。就阿拉伯世界而言,不外乎阿联酋和沙特。

沙特和阿联酋都是逊尼派执政的国家,对于伊朗是什叶派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伊朗势力强大,阿联酋、沙特就会收到打压。尽管美国在卡塔尔也有军事基地,但是沙特阿联酋与卡塔尔关系不好,而对于伊朗则有点同情。所以卡塔尔不可能是躺浑水的国家。

第二,也可能是以色列。

以色列为了实现中东霸权,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于伊朗的抵抗。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加沙地带的哈马斯,都是伊朗的代理人。所以以色列对伊朗恨之入骨。挑起战火,让美国军事收拾收拾伊朗,也是伊朗长久以来的想法!

第三,是谁可以过得阿联酋的批准,进入阿联酋海域?一个是距离比较近的沙特,一个就是阿联酋自己。到底是不是他们故意而为,目前没有证据。但是不论是阿联酋的美军基地或者是卡塔尔的美军基地,还是沙特的美军基地,都有可能进入这个海域,做出惊人之举。毕竟疯狂的美国鹰派人物也大有人在希望美国攻打伊朗。正如扎里夫所说:“就怕特朗普总统不能拒绝博尔顿、彭斯,蓬佩奥等人的诱惑,对伊朗开战呢?”

近期,在波斯湾附近水域发生了多起针对商业油轮的袭击事件,这在美伊关系极度敏感的当下无异于火上浇油;毕竟德黑兰曾经不止一次的声称要对霍尔木兹海峡进行军事封锁,而且遇袭油轮无一例外的都是沙特籍,这也导致外界在事件发生后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伊朗。

▲图为伊朗海上巡逻队和远处的油轮

或许是担心油轮遇袭会成为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借口,德黑兰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要求利雅得解释澄清,但后者给出的答案明显模棱两可:两艘油船受到了严重破坏......这是对全球石油供应安全的威胁......至于到底是什么人所为?沙特并未提及。

与此同时,沙特利雅得地区多处包括石油管道、泵油站在内的设施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蓄意破坏;但很快,也门胡塞武装宣称对发生在沙特境内的袭击负责,但并没有认领油轮袭击。美国驻沙特大使也在14号表示:实施者还在调查之中。

▲伊朗成为最大的嫌疑对象

其实,当胡塞武装的名字出现在报道中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潜意识的认为伊朗毫无疑问就是幕后的操控者,再加之胡塞武装本身就有过袭击沙特商业油轮的前科,种种迹象似乎表明这就是一起“伊朗策划指使、胡塞具体实施”的袭击事件。

但在笔者看来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其实经不起推敲。首先,也门胡塞武装在本国的势力范围靠西偏北,陆地上因为与沙特接壤所以时常能够越境偷袭;但在海上针对沙特的袭击,由于其能力有限基本都是在红海海域。

▲图为胡塞发动袭击的行动路线(假设)

如果这次发生在波斯湾和阿曼湾的袭击事件确系胡塞武装所为,那他们可选择的路径无外乎两种:要么是横穿沙特、卡塔尔等国、要么经亚丁湾过阿拉伯海到阿曼湾再进波斯湾;但无论哪一种路径,对于胡塞武装而言似乎都难以实现。

其次,伊朗虽然在与美国的对抗中从未服软,但这并不代表德黑兰就想与华盛顿斗个你死我活。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伊朗更希望能够与美国坐在谈判桌上并尽可能的将后者拉回到伊核协议框架之下,因为这是当前最符合伊朗切身利益的选项。

既然伊朗不想打,此时不管是德黑兰动手还是怂恿胡塞武装动手,不仅无法起到缓和局势的作用,反而还有可能彻底封堵自己求和的道路,同时也将大大损害伊朗在国际舆论上的形象。

再次,沙特作为中东逊尼派主导国家与什叶派主导国家伊朗敌对,有着无可挑剔的先天条件,而这也恰恰成为了外部势力进一步仇化、挑拨、离间沙伊关系的绝佳切入点;但需要清楚的是:伊朗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对付美国,如果此时主动挑衅中东逊尼派国家,只会加深自己被孤立、仇视的程度,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在美国光打雷不下雨的情况下,挑起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内部矛盾”对谁最有利可图?笔者认为非以色列莫属!沙特和伊朗无论谁倒下,以色列都是毫无争议的地缘战略受益者,最重要的是:特朗普似乎正在有意改变华盛顿“鹰派”在伊朗问题上强硬的立场。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