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欧美日股市为什么高度相关,涨跌节奏差不多?

2023-02-03 10:08热度:739

美欧日股市中,美欧股市的相关性更强,总体上在华尔街的带动下保持着同步运动,而日本股市与美欧股市之间还是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差别。

1985年广场协定之后,根据协议规定,日元开始对美元大幅升值,导致日经指数在之后四年中暴涨。1985年日经指数最低时为11558.06,1989年日经指数最高时为38957.44,且1989年全年日经指数几乎以最高点收盘,4年多时间内日经指数上涨了2.37倍。

(上图为日经225年线图)

从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从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看,1985年第一季度至1988年第一季度,日元兑美元升值54%;1990年第二季度至1995年第二季度,升值51%。日元兑美元的大幅升值,导致国际资本疯狂买入日元,超量国际资本涌入日本本土,导致日本资产价格暴涨,股市与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都一飞冲天,最终形成资产泡沫。

1990年之后,日本股市崩盘,日本的资产泡沫破灭,爆发经济危机,给予日本无比沉重的打击,从此日本股市也陷入到长达24年的熊市,虽然中间日本央行曾多次出台宽松计划刺激股市,但是日本股市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市,始终无法有效上行,期间虽然有些反弹,但熊市局面难改。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全球央行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于货币烂溢,推动了股市反弹,并逐步进入十年牛市,欧美股市几乎同步上涨,这是因为美欧金融市场的发展周期长,金融市场比较成熟,而且以英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市场与美国华尔街之间有金融传承,再加上美元、欧元与英镑都是国际货币,采用自由汇率制度,所以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比较高。由于当前世界主要金融核心是以华尔街为主,所以欧洲股市受美国三大股指影响比较大。

虽然日元也是国际货币,但是19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之后,日元实际上对美元一直深存戒心,以超低利率为防火墙防止美元等对日元的套利,但是零利率与负利率政策也引导日本投资者长期青睐美国等股市,所以导致国内股市萎靡不振。

2010年10月,日本央行被迫启动“养鲸”计划,通过支持股市来刺激经济,提出将央行购买股票ETF作为货币宽松政策的一部分,每年规模为4500亿日元,意在提高日本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占总金融资产的比重,降低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刺激企业进行主动投资。

根据2018年6月26日东京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股票分部状况调查,在3735家上市企业中,日本央行进入1446家企业的前10大股东之列;而截至2018年年底,日本央行的股票和ETF总持仓为24万亿日元,占日本央行总资产的4.4%,占交易所总市值的3.7%。

尽管日本央行不断地提高ETF购买额度,但散户的持股比例逐渐下降,股价上升的财富溢出效应并未惠及日本国内的投资者。日本股市虽然自2013年开始上涨,但是涨幅明显比美欧股市偏软,在美欧股市连创历史新高的前提下,日本股市在日本央行的刺激下虽然也步入了长期上涨,但也只能说这个上涨总体来看是对日本1990年股灾形成长期熊市的修正。

日本股市曾长期与欧美股市脱节,只是在日本央行的不断刺激下,近6、7年来才逐渐跟上美欧股市的脚步。但是目前来看,日本股市存在明显的退潮迹象,走势比美欧股市又开始明显偏软,预计未来日本股市与美欧股市的分化趋势会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