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意义

2022-12-20 17:41热度:6016

1.传统批发商和零售商主动求变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和合作社正踊跃变身网商,将自家或收购的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
2.消费者由被动变主动,成为主导力量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赋予消费者前所未有的信息能力,消费者从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从分散孤立到相互连接、从消极被动到积极参与,最终扭转了产消格局,占据了主导地位,不断参与各个商业环节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步信息化,也为未来基于互联网的订单农业奠定了基础。 1.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成为热点
2.进口农产品成农产品电商新热点
3.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淘宝网生鲜产品的增速高达194.58%,居所有品类排名首位。2013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130亿元,同比增长221%,预计2014年全国将达到260亿元,增长100%
4.农产品预售模式渐热

陕西秦盛源的农业生态运营模式是什么?

是以“云叶健康”“云叶科技”平台为主体,“订制”、“生产”、“仓储”、“配送”四位一体的全产业链闭环运营模式,延伸了多维产业链,重塑了安全、有效、完整的新型生态农业产业生态圈。带动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了当地“互联网+生态农业”创新工作新局面。

求举例分析创新扩散规律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作用

创新采用者——在社会系统中,第一个实践一项创新的人。二、农业创新的采用(一)创新的概念农业创新是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新技术、产品、设备、观念、方法。(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1.认识过程——农民只听说某种观念、信息。2.兴趣阶段——寻求更多信息。3.评价阶段——对有关创新信息作出暂时的决定,并寻求支持。4.试验阶段——进行小规模试验,作出进一步判断。5.采用或拒绝——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对创新作出决定。(三)创新采用者的分类采用者群体——把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的时间不同分为不同群体,称之。S型曲线——单位时间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总轴为采纳者的百分比。钟型曲线——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农业创新成员的百分比。纵轴是采纳农民人数。1.创新者——第一个采用的人;年轻,受过良好教育,有创新力;2.早期采用者——下一组采用的人;3.早期多数4.晚期多数5.落后者——最后采用的人。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四)各类采用者采用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规律从认识到试用所需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从认识到采用所需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