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023-11-01 13:12热度:345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逐步取代了德国的位置,成为新的世界学术中心。美国大学系统分别继承了英国和德国大学的教学和研究传统,又发展了社会服务功能,在办学形式和内容上区别于英国和德国。美国社会结构更加开放,大学不是朝着一个既定的中心模式靠拢,而是通过竞争的方式,每一个机构都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新兴大学老牌大学平行发展发展应用研究满足社会需求 在19世纪前半期,美国大学在大学组织形式和研究范围方面非常接近于英国,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大学的数量和规模超过了英国,但学术质量则远不及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水准。 美国大学的转型始于1860年。一方面,社会对于科学和高等教育价值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一些经济上比较富有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士对于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国是比英国更加注重实用的国家,虽然有一些个体和团体将学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但是他们坚信学术最终是会落到实处的。功利主义的影响,首先导致一批新型应用型大学的出现,例如MIT、赠地学院、州立大学等;其次促使一些殖民地时期的老牌大学进行了改革,现代科学和先进的专门学术领域被引进大学,以满足社会需求。无论是新兴大学还是老牌大学,均采取开放的态度,对于社会需求作出积极反应。 美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在首都建立一所示范性的国立大学,聚集全国的学术精英。这就为学术系统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新旧大学平行发展,即使那些老牌大学也不敢固步自封,游离于创新队伍之外;反之,为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它们也加入了创新之列,甚至比新兴大学更具有创新力。 如果说,我们今天看到美国大学有一些统一的学术制度,那么这些学术制度的形成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是竞争作用的结果。当吉尔曼(Daniel Gilman)校长创立霍普金斯大学时,他没有步哈佛大学的后尘,而是创建了一所新型的研究型大学。结果是,哈佛等老牌大学反过来学习霍普金斯大学的做法。通过同样的竞争机制,赠地学院所创立的专业训练模式在全美得到了传播和推广。老牌大学学习新兴赠地学院和研究型大学,分别设立了专业学院和研究生学院;技术学院和州立学院则学习老牌大学,引进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内容,各种类型的学校(而不是指每一所学校)都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美国大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文理本科生学院、文理研究生院和各种专业学院――就这样形成了。 从本质上看,美国大学系统具有平等性,系统的分层是竞争导致的结果。竞争机制产生了两个结果,除系统分层外,还有专业化发展趋势。虽然大学的功能不断增多,但是它们并不是求大求全,而是为了将资源集中于某些优势学科领域。即使在水平一般的大学中,有时也能生长出几个优秀的课程项目或专业学院。一些不怎么样的大学独出心裁,设立其他大学没有的系科,如文学创作、戏剧、音乐、体育项目等,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这些内容在欧洲大学是无法登堂入室的。 尽管一些美国大学的知识内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综合程度,但美国大学中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观念,即一所大学非得设立多少个学院,或者一个学院非得设立多少个系。在美国,大学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它不一定是囊括人文和科学所有方面的一个完整机构,一所大学到底包含哪些系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的。因此,按照欧洲的标准看,美国的一些大学根本不能算作大学。 从大学内部结构看,美国与欧洲也有明显的不同。在美国大学中,系是基本的学术单位,也是学位授予的依托体。在大学的系里,教师之间的学术分工是功能性的,而非等级性的。平等的同事关系是美国大学开展团队工作的基础,而这种合作关系在欧洲大学是不存在的。 美国大学的独特性可以解释如下事实,即研究功能虽然源于德国大学,但是美国却后来者居上。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美国大学在学习德国大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它。实际上,两个国家的大学学术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美国大学的系不同于德国大学的研究所,德国大学研究所是讲座教授从事研究的场所,其他人服从和服务于讲座教授;其次,美国大学发展了应用性研究,而这在德国大学从来没有出现过。美国大学十分崇尚创新,创新变成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 比较德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的大学系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基本格局:德国大学创造了新科学,英国大学将科学传授给需要它的人,而美国大学不仅从事研究和教学,而且应用新知识满足社会精英和普通人的需求。自下而上形成的高等教育秩序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艾可勒(Peter D. Eckel)和金(Jacqueline E. King)在2006年出版的《国际高等教育手册》“美国”篇中,将美国大学系统特征的形成原因,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第一,特殊的历史进程决定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美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从观念和权力安排上限制政府的作用;二是崇尚市场的作用;三是重视机会平等和社会流动。这三个特点同样反映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使得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具有一些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性。具体来讲就是,充分的自主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以及大众性和普及性。在竞争机制作用下,美国高等教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秩序,这种秩序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因此,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容易出现学校之间的攀比和趋同现象。即使当这个系统出现问题时,人们也不会只埋怨或指责政府,而是设法通过各方力量协同解决。 第二,美国是典型的高等教育分权型国家。根据美国宪法,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属于各州管理的事务,联邦政府没有权利决定教育事务。因此,美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教育模式,50个州各自决定本州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模式,形成了各州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加州根据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可能的条件,制定了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将本州高等教育系统划分为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和加州社区学院三个组成部分。虽然加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对于其他州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影响,但是加州本身的特点使得加州高等教育模式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因此,美国其他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加州模式不完全相同。 第三,高等学校是独立法人,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即使是州立大学,州政府也无权干预和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只能采取政策、资助等措施予以影响。在高等学校内部,采取由校外人士组成的董事会管理制度。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由于外部人士组成董事会,所以它也是联系大学与社会的“桥梁”,或者说是 “缓冲器”。在大学内部,为了达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平衡,实行了教授参与管理的“共同治理”模式(即教授会)。在美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学位法或学位条例,各个州有自己的学位指南,每一所大学可以参考州学位指南或认证机构提供的指南,自主确定本校的学位标准和完成学位的要求。 第四,实行认证制度。在一个有限政府和分权型的国家,如何形成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必要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呢?这是通过认证制度加以实现的。美国有地区认证机构和专业认证机构,它们都是民间组织。认证不同于一般的评估,它采取学校自愿参加的方式进行。认证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只设置一个最低办学标准,而不对学校进行排名。认证活动由高等教育领域的同行来完成,认证过程中十分尊重学校自己的办学使命和特点。 当然,美国大学系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目前,在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特别是在政府削减教育经费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市场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日益增强的驱动作用,学科设置的实用性倾向,大学的一些行为背离了学术性要求。好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纠错机制”,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在竞争机制下,通过创新,努力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