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生态农业有哪些成果出现

2022-11-13 11:58热度:5207



中国生态农业主要成绩 
    尽管生态农业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在中国出现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是生态农业的思想却可以追溯到农业发展的早期。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耕地趋于减少,环境日渐恶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并逐渐达到现代科学水平。要想准确地描述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归纳一下生态农业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理论上,逐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生态农业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传递、结构特征、分类系统、效益评估、系统模拟、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根据这些研究,发表了一大批研究论文与论著,对于推动生态农业研究从传统的经验性描述上升到具有现代科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适应生态农业研究,还建立了许多生态农业试验点和观测站,这些站点已经成为生态农业试验、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 
 (二)在实践上,总结、完善了一系列适应于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 
     表1列出了根据不同物种或生产方式组合的以及在不同尺度上应用的当前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这些模式,对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些模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被推广到许多发展中国家。 
表1 种种生态农业的类型与模式 
主要类型 
主要模式 
同一生产部门中
不同物种或不同生产过程的组合 
(1)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 
(2)水体中的复合养殖 (3)混合造林 
粮食作物轮作;粮-经作物轮作;粮-蔬轮作等 
池塘中鱼类混养;湖泊重负和水产养殖等 
油松人工混合林系统;杉木-云杉间作系统等 不同生产部门中不同物种和不同
生产过程的组合 (1)农-林系统 
(2)林-药间作系统 (3)经济林-多用途林间作 (4)植物-动物共生系统 
桐-粮间作系统;杉-粮间作系统等 
林-药间作系统;松-参间作系统等 
枣-粮间作系统;
果树-作物间作等 
紫胶-树木共生系统,稻田养鱼系统 
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 
(1)农户庭院生态系统 (2)生态村 
(3)生态县 
(4)防护林系统 
“三北”防护林;长江防护林 
不同生态系统中
的生态农业系统 
(1)山地生态农业系统 
(2)湿地生态农业系统 
(3)旱地生态农业系统 
丘陵山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桑基鱼塘等 
绿洲农业系统;节水生态工程等 农-工复合系统与能源系统 
(1)农-工复合系统 
(2)能源的多层、多级利用 
玉米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三)在组织管理方面,生态农业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 
     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决定,并在不久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在1994年3月25日由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上批准的《21世纪议程》中,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特别的强调。在以农业部为主的有关部委的领导下,第一批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也已启动,成为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与此同时,还进行了一大批省级生态农业县和生态村、镇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四)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生态农业,在促进包括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等在内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近几年所发展完善的农-工复合系统这一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充分体现了生态学中的物质循环与再生理论。在这一生产系统中,所有形式的废弃物都成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投入,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减轻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这一模式还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很大作用,从而在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个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