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大家觉得中国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

2023-04-26 05:32热度:4707

大家觉得中国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已经结束,但是,还须谨防疫情反弹。全面、彻底结束疫情需要等到疫苗的接种。

对于可能发生的疫情 ,国内的防疫专家们曾一再作出提醒,比如钟南山院士就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不应该骄傲自满,因为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很大。

(下图:钟南山院士)

一.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已经结束。截至6月7日24时,我国31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本土确诊病例65例,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3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01例(境外输入44例)。

以上这些相对少量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都隔离在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和观察,对于全国绝大部地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来说,影响很小。所以说,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来说,疫情已经结束。

(下图:已经降低疫情风险等级的吉林省吉林市)

二. 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1. 境外输入病例的传播风险一直都在。

虽然国内本土确诊病例引发的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海外一些国家的疫情仍然严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突破200万例,南美洲巴西、秘鲁等国的疫情还在继续严重之中。有交往就难以避免疫情的发生,事实上,我国几乎每天新增的少量输入病例就是说明。

(下图:海外一些国家的最新疫情)

2. 秋冬季节天气、人员积聚等会为新冠肺炎创造传播的条件。

钟南山等防疫专家们之所以认为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很大,是因为输入病例难以避免的同时,到了秋冬季节,低温的天气、全面的复工复学等会使新冠病毒更容易传播,所以,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坚持必要的防疫措施。。

(下图:学生复学)

3. 对于可能的疫情,大家也毋须过分担心。

再次疫情的可能性虽然很大,但是我国的新冠肺炎疫苗在加紧研制之中,据说,如果秋冬季节发生较大的疫情,研制中的疫苗可以救急使用,因此,大家不必过分担心!

结束语:救急归救急,要全面、彻底结束疫情,需等待疫苗完全研制成功和接种,综合专家们的消息,至少还得一年以上。

(下图:我国正在研制中的新冠肺炎疫苗)

当未来回望2020年时,“新冠肺炎”、“疫情”将成为这一年最重要的标签。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超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可以预料疫情过后全球将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经济衰退。然而那已经不是当前全球各国最关心的问题,如今从世界各国到世卫的目光基本全部集中在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上,只有成功研制出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甚至消灭这种可怕的病毒。

当各国都在争分夺秒研发疫苗时,我们不禁要问:“这场疫情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是结束,这可怕的病毒什么时候才能彻彻底底从这个世界消失?”对此世卫专家却给出了不尽如人意的“坏答案”。专家认为,指望依靠研发出成功的疫苗来结束疫情或彻底消灭新冠肺炎病毒的可能性比人类登月还难。

在5月13日《金融时报》全球网络研讨会上,苏米娅·斯瓦米纳坦作为世卫首席科学家被邀发言时表示,在未来4到5年后人类才有可能做到控制这种病毒(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不过相较于斯瓦米纳坦的看法,在世卫中负责紧急情况规划的迈克·瑞安博士表现得更为悲观。

他认为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在比例还很低,很难形成有效的“群体免疫”效应,而这意味着病毒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甚至会出现重复被感染的情况。同时,他还表示即便疫苗研发成功,新冠肺炎可能也没办法彻底消灭。就像麻疹疫苗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去年萨摩亚依旧爆发了一轮麻疹并夺取了81个人的生命。

在瑞安博士看来,首先疫苗即便进入临床阶段,但离研发成熟、问世到全球推广就需要几年的时间。不止如此,如何保证疫苗的安全性,以及该如何安排疫苗的生产到公平分配,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与这些问题相比,更令人担心的是人们或许并不愿意接种这种疫苗。

这会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新冠肺炎很难真正意义上被消灭。至于这场疫情能否靠疫苗结束,恐怕这只是大多数普通人的“一厢情愿”,因为疫苗即便成功研发出来,也很难在大范围内快速推广,而多是会选择在小众范围内进行测试观察。所以,疫苗很难结束这场肆虐全球的可怕疫情。

抛开疫苗,瑞安博士还谈到了他对疫情期间解封的看法。他认为各国在解除封锁、复工复产的同时,一定要让疫情监控落实到位,而不能为了急于恢复经济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复工复产,那只会令各国陷入病毒危机与经济危机互相交替的恶性循环中,最终不仅耽误了经济复苏,还会令更多的人失去生命。那么在面对经济开放与遏制疫情之间,各国又该如何选择呢?

对此身为世卫总干事的谭德塞认为,目前大部分国家确实陷入了苦苦挣扎的境地。可即便选择解除封禁,也要提高足够的警惕,对疫情状况进行随时随地的跟进和分析,一旦疫情的情况不妙,一定要立刻采取封禁手段,截住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全球每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稍有差错,很可能导致全球各国在前期付出的努力被毁于一旦。就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疫情不仅没有得到控制,甚至随着俄罗斯、非洲各国在疫情中沦陷,国际间的抗疫形势也变得越发艰难。因此该如何应对长期疫情,将变得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