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

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首阶段将于今年五六两月每日减产原油970万桶,原油期货是否已到底?

2023-06-02 03:37热度:712

虽然达成了减产协议,但原油大概率还没有到达底部。

首先,要看和需求下降的关系。按照能源机构和欧佩克官方的统计数据,受疫情影响,全球原油日需求下降2000万桶到2500万桶。而欧佩克+减产幅度在970万桶/日,这样一对比,就可以看出,供应的下降数量小于需求的下降数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只是缓解,没有根本性扭转。

其次,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减产更多只停留在口头,没有实质性协议减产。在北京时间昨天夜里举行的美国德州监管机构和美国原油企业的会议上,油企对于减产分歧很大,可以说会议没有取得进展。尽管美国政府承诺减产,但油企并不完全支持,因此美国的减产协议至少要延期才能通过,甚至是就不会有协议减产。而加拿大完全跟随美国的举措,也就是说,加拿大协议减产的可能性也不大。这样,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减产基本上就是空头支票。

最后,技术面上,原油之前的下跌呈现4浪形态,按照波浪理论,大概率还要有一次破掉前期低点的走势,最终市场低点在哪里?只有市场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综合以上三点,我认为原油期货还没有到达底部,还有一波杀出新低的下跌走势。

2019年花艺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开花店工作室好吗?

从今年双十一的数据报告就能看出,为啥大家这么大手笔的剁手?而且东西买的不多,但质量和价钱都比去年至少提升一个档次。客观上来讲,大家被今年新的消费习惯所影响了——消费降级!不知道了吧,那些观念超前的人,早就不再盲目的消费,而是去关注和追求具有特点、个性、品质和与众不同的商品去了。

当整个社会沉浸在消费降级的气氛中,普通花店势必会抱怨经济不好干,甚至关门大吉。有的人甚至觉得鲜花行业不景气,谁开花店谁后悔。马云还专门为此做了解释“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

据调查如今每个城市只有20%的花店生意红火。大部分店铺毫无特色、产品线极其单一、花艺师没有经验、花艺设计也毫无创意……对,花店关门是你自己的问题!

偷偷告诉你,别光指望着卖花去挣钱了。那些用花艺撬动其它产业,实现花艺跨界的人,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在花店行业,跨界现象早已有之,并不是件新鲜事。由于早期的鲜花消费需求不是很高,销售主要集中在节日市场,因此花店+礼品,花店+婚庆的跨界模式,是伴随着花店行业的诞生而一直存在的现象。近来传统零售受到电商的冲击,单纯的陈列售卖已无法和电商相抗衡,而结合轻餐饮、咖啡、图书、服饰、社交活动交流等综合功能的“生活馆”,给予人们购物以外的情感需求和社交需求的满足。在所有的跨界生活馆里,鲜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一个自带社交和传播属性的产品。因此,花店玩跨界有得天独厚的的条件。

鲜花+果汁

相信很多喜欢花艺的人们都发现了,最近在很多商场都出现了花店,大部分店面装修以冷色调为主,清新中又带着雅致。不同于传统的花店,它们都有着独特的经营模式,其中有一些,店里主要卖的竟然是果汁。店里一到周末就人满为患,来的顾客大多以女性为主,吸引她们的除了现榨的果汁外,还有店外摆设的各种颜色的鲜花。 走的是将“果汁”+“鲜花”结合的经营模式。

现榨果汁制作的时间要比一般的饮品长一些,因此很多时候,买饮料经常会排起长龙。但是顾客反映因为店内的环境很好,而且周围又有很多鲜花,所以排队时也不会感觉太无聊,有时候还会在买果汁的时候顺带买一束花,价格不贵,却会让心情好很多。像这种买果汁顺带买走一束鲜花的顾客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在情人节、520、母亲节这种特殊的节日,店里的鲜花就会供不应求。

花艺+餐饮

想必既懂得生活情趣又是吃货的人,一定不会对“花厨”陌生。没错,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花厨是一家融合了鲜花和美食的店铺。两者相互渗透,如同花房里开出一间餐厅。将满室的芬芳花朵,将爱和美,分享给热爱生活的人。

花厨的每张餐桌上都装饰鲜花,天花或吊灯处也有花艺陈设,甚至每道菜品送上桌时的大托盘,都点缀迷你花瓶,可能是几枝小花,也可能是一枚多肉。

每个时节或者所有的节日,花厨会根据主题以及应季的花卉去设计新品。在美食中添加应季的鲜花,如玫瑰、桂花、樱花等,不仅获得了舌尖上的满足,还能够让人品尝到流转的四季。

花艺+甜点

大家在过节的时候,总会订一个蛋糕,再订一束花,例如生日、纪念日之类的,这不就是最直接的客户需求么。很多花艺师或者甜点师都发现了这一特点,将两者结合,抓住了客户的心。

例如【Maison de BruCelia】。一位氛围设计师、一位甜点师、一位花艺师,一起在成都的山中开了一家时尚生活高定方式工作室——提供展会、店铺空间花艺设计、婚礼氛围设计、场景及甜品台设计。

三位主人会把客人的故事分别用不同的元素加入到设计当中,他们从来不做程式化的设计,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所有BCM的高定客户心中,BCM工作室就是个现实里的乌托邦,理想而又美好。他们做着很有意义的事情,总是能够将人们难以表达出来的情感,通过有趣的设计完整表达出来。

这些“花艺+”的捆绑销售模式,在顾客中心中获得了不少的认同感。不论是买果汁时顺带买走一束花,还是吃饭时带走一束花,还是在订蛋糕时顺便定一束花,都比很多单一的鲜花经营商来说,适应了更多客户的需求。而且这些店的鲜花不论是花材质量还是包装都绝对不比一些大牌差,价格相比一般普通花店里的鲜花贵一些,但也没有贵很多,而且活动时还会推出优惠的组合。

△中赫时尚学员花店

再换个角度来讲,我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花艺+”的捆绑销售模式,我就不能开好花店么?答案很显然,可以。举个例子来讲,在福建泉州有一家花店“好先生的花”在几年的时间做到了六家连锁,在运营主理人看来,现在的行业最缺少的是职业化。

“我们坚持每月的1号都会发布系列新品,就像各种时装品牌那样,固定时间举办新品发布会,用自己的创意和产品引领潮流。”

“每月15号之前,由研发团队挑选从各分店搜集的优秀设计灵感,结合热点和时间区间特性研发新品。”

“月底前会将制作指导方案推广至各分店,从花材和包装的种类、数量、尺寸,到制作要点、保养、配送和注意事项都会详细列出,保证每个店铺的花艺产品输出能最大程度接近样品标准。”

“曾经我听到一句深有感触的话,一个员工为什么要在你的公司待下去?要么就是有丰厚的薪资,要么就是在这里有幸福感和成长空间。至少得满足一点,否则再怎么掏心掏肺也没用。”

所以“好先生”一开始就确立了系统的规章制度以及找寻出有效的激励办法,从助理到高级花艺师再到分店店长甚至股东,严思缜密的晋升机制让员工不管对学习花艺技能,还是个人业绩提升都充满干劲。有效解决花艺师的职业发展困惑。

很多花店经营会意识到系统化、标准化,但是经常会忽视掉职业化,但是像连锁经营发展到后期多家门店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职业化是多么重要。

“在我们店里,打卡、制服、请假调休、早中晚工作内容、交接班、收银等都有统一的制度标准。”

“订单发布,线上线下客户服务、每日/月销售报表都有严格要求,每个月内部还会进行统一的技能和企业文化培训……”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如此严苛的工作要求,不是让原本就辛苦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复了吗?

潘闽全说:“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花店引入了职业化的管理方法,反而避免了更多不必要的麻烦,订单发布责任到人、每日账目安全清晰、销售业绩科学分析,花艺师还享有加班费、业绩提成、活动补贴、法定假日、年假、工龄奖等福利,这一切都让花店工作不再被认为是街边夫妻档小店,不仅工作更有效率,员工的职能拓展和幸福感也在提高。”

等等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鲜花、花艺这种从物质需求到精神追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鲜花、花店在未来的生活中一定会慢慢变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键点在于怎样通过鲜明的风格、扎实的技术、优秀的运营来实现自己想达到的样子。

最后说一句,做花很美,传递美很幸福,喜欢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