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023-06-01 03:36热度:4832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进程。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是什么?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1、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3、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法:

1、要更加注重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在耕地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守护上坚持树立底线、红线意识,努力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50亿公斤以上,确保谷物和口粮基本自给。

同时遏制占多补少、占近补远、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等随便占用和破坏耕地现象,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

2、要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集约高效农业

坚持顶层设计、长远立法与试点结合,全面深化承包经营权分离、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等产权制度改革,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

坚持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统筹推动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方式,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优质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用物资供应及农副产品的储存、包装、加工、配送、销售和物流增值等配套服务,降低农民交易费用。

坚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新机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力度,真正发挥现代科技对农业的引领作用。

完善冷链、加工包装、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等各种现代营销手段,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3、要更加注重组织创新

大力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千方百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使种地农民获得理想的收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参与财政项目申报和实施。

加快制定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办法,让农民从土地规模化经营中获得更多收益;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普惠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以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抗风险、增动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愿意种地的青壮年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