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2019年1-6月,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同比增长8.4%!你觉得如何?

2023-07-23 13:53热度:5974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6月份消费增速出现明显回升,同比增长9.8%,较5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为近15个月以来最高增速。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这说明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居民总收入的提高为全国消费品总额提供了支持,二是国内储蓄与消费结构持续发生变化,三是减税降费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动力,四是就业情况相对平稳,五是消费型经济因素增强。未来国内应该进一步重视居民收入的平衡问题,缩小剪刀差,避免消费递减,将更有利于消费的增长。

从上半年的消费情况来看,温和通胀上升鼓励了消费增长。商务部监测的全国食用农产品价格累计同比上涨5.2%,6月份同比上涨11.1%。这导致今年上半年基本生活支出明显增加,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中西药品、粮油食品和饮料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1%、10.9%、10.4%和9.9%,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5、1.6、0.6和0.3个百分点。

药品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明显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支出,而今年猪肉与水果等价格上涨明显,带动通胀上行,6月CPI为2.7%,虽然与上月持平,但是通胀压力明显增加,这对下半年经济增长与消费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GDP=M2增率-CPI。人民银行7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同比增8.5%。GDP=8.5%-2.7%=5.8%,如果从实际GDP增长情况来看,实际上当前所谓的温和通胀并没有对经济增长形成利多,国内应坚持中速增长与低通胀原则,不然下半年通胀会进一步冲击经济增长率,将会挤压消费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

但是二季度中5、6两个月CPI都为2.7%,M2增长皆为8.5%,但是二季度GDP增速却为6.2%,这里存在比较明显的矛盾问题。而目前M2增速显然下调空间有限,如果通胀向3%目标挺近,这对国内实际经济增长率显然会带来巨大压力,所以3%的通胀目标需要加以考虑。

服务消费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比重为49.4%,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也进一步反映了服务业升级带来了消费的增长。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4%。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0.9%和9.5%。春节、清明、五一和端午假日期间全国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2%、13.7%、16.1%和8.6%。

服务消费支出比重的提高也进一步说明国内在物质消费提高的基础上对精神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教育文化娱乐与旅游等增长非常明显,这就要求国内应加大教育文化娱乐的质量并大力提高国内旅游业的素质,同时降低旅游景区的高门票,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业留住国内游客,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

上半年网络零售增长较快。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1.6%,占社零总额比重达19.6%,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拉动社零增长3.8个百分点。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完成快递业务量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6.18”购物节期间(6月1日-18日),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7.5%。

虽然上半年网络零售增长明显,并带动了物流与快递等业务的发展,但是也必须看到网购对二三四线城市门面店等的冲击,这是一升一降与一增一减的经济调整过程,实体店的大面积倒闭对地方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也是新销售模式下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从消费效应来讲,未来网络消费虽然是大趋势,但是消费递减效应会逐渐显现,这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综合来看,上半年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情况良好,受节日、通胀与网购零售模式等影响明显,但是从通胀等角度来看,下半年的消费增长压力会比较大。

在侧供给改革启动供给端的同时,国内消费端增长相对稳定,这对未来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也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应对外围经济风险。消费端与供给端的双端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总体来说对下半年国内经济的稳定还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