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中国汽车行业能在进入电池时代后实现“弯道超车”吗?

2023-06-02 02:56热度:2725

2017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为2500万辆,连续多年全球第一,然而在中国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却异常艰难,从总量上看,自主车企的占有量不足50%,并且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汽车技术代表了近代工业水平,而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却错失了汽车工业的黄金40年,环顾亚欧美,处于明显落后的局面。2017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60万辆,同比增长 77.2%,其中占比最大的是中国, 2018 年 1-11 月,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长近70%,呈现了高速增长态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在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中具备一定优势。但最近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崛起,一方面能源结构的需要,一方面则是看到中国的大投入,2017年估算5000亿,国内企业激烈竞争有可能在未来电动汽车市场成为霸主,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围追堵截,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希望中国能够抓住汽车技术迭代的浪潮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

论述新中国的汽车工业简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共交付28,226,616辆客运和轻型商用车。德国大众仍然是最畅销的品牌,其次是日本的本田。2017年,吉利出人意料地一跃成为中国第三大畅销品牌和中国市场第一品牌。韩国和美国品牌的销售惨淡,韩国现代品牌汽车从前十名下滑,美国的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销量均低于中国自主品牌。

自2008年以来,以汽车单位产量衡量,中国的汽车行业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年产量超过了欧盟或美国和日本的总和。传统的“四大”国内汽车制造商是上汽、东风、一汽和长安。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包括吉利、北京汽车集团、华晨汽车、广州汽车集团、长城汽车、比亚迪、奇瑞和江淮汽车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跨国制造商与国内制造商有合作的合资品牌。虽然中国制造的大部分汽车都在国内销售,但2011年的出口量达到814,300辆。中国国内市场为其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规划者希望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公司,这些公司将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和可靠性。

中国的汽车工业主要起源于苏联(在苏联的帮助下,工厂和汽车设计许可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在共和国成立的前30年里销量不大。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它发展迅速。1992年,中国汽车年生产能力首次突破100万辆。到200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已超过200万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汽车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快。2002年至2007年,中国全国汽车市场平均增长21%,同比增长100万辆。2009年,中国生产汽车1379万辆,其中乘用车800万辆,商用车341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2010年,销量和产量均超过1800万辆,交付1376万辆乘用车,每辆都是历史上最大的。2014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的26%。

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机动车是一辆叫做“民生”的卡车。它是由Daniel F Myers设计的,原型是在沈阳的辽宁沟迫击炮兵工厂制造的。于1931年5月31日在张学良的赞许和帮助下,成立民生工厂,生产目标就是国内紧缺的载重汽车。在开始生产之前,这家工厂被侵华日军炸毁,生产从未开始。杨虎城将军资助发明家唐仲明发明了一种以木炭为动力的新型汽车发动机。1932年,唐骏在上海成立了中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发动机。由于燃料短缺,中国在二战期间主要使用木炭动力汽车。战争期间,桐油也被用作石油的替代品。

获张学良大力支持的民生牌汽车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建立了几家汽车装配工厂。他们是南京(今天是南京汽车(集团)公司),上海(今天是上海汽车工业公司),济南(演变为中国重型卡车集团公司)和北京(今天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公司)。第二汽车厂(后东风汽车公司)成立于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