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双十一2分05秒破百亿,全天交易额2135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有哪些技术在做支持?

2022-11-12 01:45热度:8459

先奉上今年的数据彩蛋:

21秒破10亿,比去年再快7秒;

2分05秒破百亿,比去年用时快了近一分钟;

4分20秒破191亿,超越2012年全天成交额,比去年快了1分半;

1小时16分37秒,成交额突破912亿元,超过2015年双11全天成交额;

1小时47分26秒,成交额突破1000亿大关,比去年快了7个多小时;

8时08分52秒,成交额超1207亿元,超过2016年双11全天成交额;

15时49分39秒,成交额超1682亿元,超过2017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

22时28分37秒,总成交超2000亿元;

最终,2018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以2135亿元收官……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是17.18亿条每秒的峰值计算,相当于一秒钟需要读完120多万本2018最新的新华字典。

首先,这得归功于阿里云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有200多个数据中心的支持,通过弹性计算、存储、虚拟化、智能网关等技术上的创新实现。 据了解,整个双11期间,阿里云上新增调用的弹性计算能力累计超过1000万核,相当于10座大型数据中心创造了“脉冲计算”的新纪录。阿里云IoT物联网平台上的消息总量也达上百亿次。

此外,今年物流订单量也刷新了另一个“奇迹”:11月11日23点18分09秒,2018天猫双11当日物流订单量突破10亿大关,是十年前的26万的3800多倍。这意味着,马云和张勇的“10亿包裹”预言成真。

在这背后,是快递包裹信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比如:通过机器学习,菜鸟已经实现了对包裹的智能分单,这使得一个物流订单从生成开始,就确定了流转线路,便于快递公司安排资源,提高包裹分拣效率,推动了物流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通过菜鸟自主研发的切箱算法,还能够根据订单商品数量和品质等属性,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模型,给出商品最合理的处理顺序和摆放位置;通过菜鸟位于无锡未来园区内的机器人仓,就能借助手机对包裹进行智能化分拣和管理,大大提高运营效率。

不只是物流,今年双11的支付环节也有很多技术突破。其中最大的亮点便是生物支付技术的使用。据统计,天猫双11当天,60.3%的交易通过支付宝指纹、刷脸支付完成,成为助消费者顺利“秒杀”一臂之力的暖科技。

统计显示,输入6位密码平均需要3秒,而指纹支付只需要1秒,极大地缩短了支付时间。而刷脸支付也为银发族参与双11抢购提供了便利,再不用担心输错密码的问题。

事实上,指纹和刷脸支付不仅是方便,安全性也很有保障。据支付宝方面介绍,在双11期间,通过风险感知模块检测黑产攻击,风控引擎自动更新风险模型,大幅提升风险拦截效率。同时,支付宝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芯片以及安全能力,经过与产业链多方合作,构造了一套全链路安全协议,为生物支付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除此之外,对于一年一度的这场技术大考,今年的双11上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黑科技:

阿里巴巴数据中心使用的服务器浸入式冷液技术、自研高效供电技术,离在线计算混步提升CPU利用率等各项绿色技术使其在同等条件下相较传统数据中心节能70%以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个性化推荐,通过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在海量商品中找到所需所想的宝贝;智能客服阿里小蜜,已经能以九种语言体系提供服务,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半自动化,能够更好地辅助人工客服,彻底改变传统以人力为核心的服务模式;针对跨境电商和国际化社交场景,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的阿里翻译,能够翻译语音、图片、视频,支持21种语言翻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数据智能追溯体系,为每一件海外商品打上唯一的“身份证”,保证了海外采购到配送数据的透明、不可篡改和共享……最新的数字技术正在重构和改变既有的技术和商业基础设施,提升商业效率。而天猫双11正是阿里巴巴帮助品牌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最好案例,也是观察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成为新的商业基础设施的最好窗口,而阿里巴巴在做的正是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操作系统”。

“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概念是阿里巴巴集团CEO10月30日在致股东信中提出的,指的是阿里巴巴经济体中的多元化商业场景及其所形成的数据资产,与阿里巴巴云计算平台结合所形成的独特商业操作系统。

这个系统如同一台精密的计算机,支撑其运作的,是一整套商业“软件”顺畅运行、与消费者“交互”的底层技术保障,包括营销系统、物流系统、零售系统、金融系统,除了以阿里云作为支撑,还涉及了生物识别、区块链、智慧物流等在内的一系列新技术,涵盖了对商家、信息、物流、支付等方方面面的支持。

据了解,在今年天猫双11期间,这套系统服务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8万个品牌,并与20多万家线下智慧门店相连。包括3000多家物流合作伙伴、200多家金融机构、1500多家电信运营商也采用或部分接入了这一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