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全球学霸们的生活有哪些介绍?

2023-01-08 04:53热度:962

   德国:学霸惹官司

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社会科学学者胡莱尔曼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大学以前都是本硕连读,毕业读多少学期也没有限制,“学渣”特别多。许多学生35岁还在读大学。前几年大学进行改革后,“学霸”又开始多了起来。

“德国大学里的学霸一般指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的学生。
  ”胡莱尔曼说,总体来说,学校和社会对这类学霸持肯定态度。当然,学霸们也有得有失。一项调查显示,2/3的德国学霸患有焦虑、失眠等症状。

美国:“学渣”毕业后不好混

也许是受到影视剧影响,国内对美国学生有一种认识误区,以为很多美国年轻人不爱学习,大学生热衷社交派对,兄弟会喜欢把酒言欢。
  事实上,这只是美国教育的一个侧面,而从主流来看,美国学校及家庭对学生的成绩还是相当重视。除了一些纨绔子弟,大多数美国人视教育为重要投资,很多人为了上大学要申请助学金或向银行贷款。一年五六万美元的学费,如果不学出点名堂来,实在对不起这个高昂成本。
  

很多大学里的兄弟会都对GPA(平均成绩点数,是大多数大学评估学生成绩的制度)有要求,没有达到3。5,连入会资格都没有。此外,没有一家知名企业愿意聘用平均分才达到C水准的学生。也没有知名大学会录取这样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所以不要轻易相信学渣照样能在美国社会混出名堂。
  尽管美国大学生毕业不至于失业,但如果成绩烂,美国人会认为你只能混口饭吃,而谈不上拥有职业前途。

在强手如林的美国中学和大学,人们对硬啃书本、成天泡图书馆熬出好成绩的学生叫“Grind”,本意是研磨的意思,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这类学生把较多时间花在学习上,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

韩国:一半国会议员是“学神”

在韩国,人们喜欢用“学虫”“学神”来称呼那些热爱学习且成绩超群的学生。去年底举行的韩国高考出现33名满分获得者,其中一名是来自全罗南道一所外国语高中的女生,人们称赞她是“学神”中的“学神”。
  
  在韩国,外国语高中、科技高中、国际学校等名牌高中被普遍看作“学神”大本营,通过“中考独木桥”的尖子生方能进入这类高中。校园的氛围也相当“求学派”,看到学生拉着旅行箱上学不是新奇事,因为这些“学神”要以大量教材和参考书为伴,一般的箱子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