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中国的柴油质量现在怎么样了?

2023-07-01 06:43热度:2433

中国工程院冀星博士说,在我国炼油技术刚刚起步的一段时间,柴油质量

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金属沉积物多,硫含量高。但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现在正规渠道的柴油,不仅金属沉积物多的问题早已解决,硫含量也达到了欧洲标准。一些汽车厂商所说的,国内油品达不到他们的发动机使用要求,以至于车辆排放不达标,就是指的硫含量的问题,但这是一个误导。虽然油品的硫含量决定发动机排放大小,但发动机技术本身也对排放起到很大作用。

让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目前的车用柴油状况!根据笔者拿到的最近一份关于全国燃油油品成分报告分析。当前柴油品质在中国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柴油的品质极低。主要是硫含量。目前全国各地车用柴油中的平均硫含量为1500ppm。距离欧洲四号排放法规规定的50ppm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有天壤之别。

二是各地柴油品质参差不齐。在北京,也许能找到350ppm的0号柴油,但是一旦出了北京,同样的0号柴油中的硫含量可能就变为1500ppm甚至更高。在地理分布上柴油中硫含量

呈现以下趋势:南方低于北方,东部低于西部,城市低于非城市地区。

造成以上柴油品质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加油站柴油进口渠道管理

不严。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下属的石油公司及炼油厂为遍布全国的加油站提供柴油,还有一定数量的小炼油厂,土炼油厂通过非正常渠道提供不合品质的柴油流入市场销售使用。

二是由于关于燃油添加剂

的相关法规还不完善,一些不合要求的燃油添加剂

被加入柴油中,从而降低了柴油的品质。

柴油的高含硫量使得轻型柴油车的生产商在投入新产品时不得不有所顾及。即使他们已经有了满足欧四排放法规的先进柴油技术,也不敢拿到中国来推广。因为一旦由于使用柴油不当而造成了问题,消费者还是会找整车厂或者经销商来解决问题,而不会去找中石化或者中石油。

如果说柴油的高含硫量吓倒的是整车生产商,那么柴油品质的地区差异性则是给柴油车消费者的热情降了温。在中国,柴油私家车的购买者大多是柴油车爱好者,他们对柴油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购车是为了追求驾驶乐趣,而中长途的驾驶是体验乐趣的一个主要方式。柴油品质的地区差异使得他们在做远途旅行时不得不考虑一路上他们是否能够加到符合标准的高品质柴油。

当产品的供需双方都在柴油的品质面前止步的时候,市场自然就陷入了低迷状态。而市场的低迷反过来限制了柴油车去面向更多的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去展示自己的优势。更为严重的是,在众多地方政府纷纷“禁柴”的呼声下,公众对轻型柴油车的印象就永远停留在了”突突突。。。。“的噪音和尾巴冒着黑烟的“墨斗鱼”的状态。

这就是轻型柴油车在中国尴尬的历史。从2002年第一辆柴油轿车捷达在中国生产以来,轻型柴油车在中国已经步履蹒跚的走过了三年的历程。从最初的捷达,到宝来和开迪,以及后来的奥迪,帕萨特,轻型柴油车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一直是曲高和寡,道路坎坷。希望能帮到你呢,求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