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北京冬奥哪些亮点可以让它成为最成功一届?

2022-12-14 16:28热度:1001

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运动健儿的无比热情也让这届冬奥会熠熠生辉。对于国人而言,是历史首次在家门口目睹世界最高水平的冰雪项目的竞技。

那么,这届奥运会有哪些亮点可以称为最成功的的一届呢。

亮点一:绿色奥运

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充分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奥运场馆,新增场地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冬奥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在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可以说这是绿色奥运的新起点。

中国举办了一届“绿色”冬奥会,展示了在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亮点二:全民参与高

今天(2月17日),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举行赛时阶段第十三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志愿者”服务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据介绍,北京冬奥会共录用了志愿者18000多人,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了94%,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服务保障力量。

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亮点三:智能观赛

为丰富观众体验,北京冬奥会将开启“智能观赛”模式,即使不在现场,也能“身临其境”。随着中国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5G通信、360度回放、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将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综合运用。其中VR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赛事直播等领域,特别是在滑雪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中,该技术大有可为。还可以将所有慢动作360度无死角转动回放,给观众以丰富、震撼的观赛体验。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VR等技术还可以通过模拟、优化比赛场景,突破场地、气候限制,对运动员实现系统辅助训练,帮助运动员提升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

亮点四:高铁助力冬奥会

“奥运专列”是赛区间通勤的“主动脉”,公交系统则构成各赛区周边的“微循环”。

我国开发交通智能协同保障系统,统筹安排延庆、张家口赛区及周边交通资源,确保人员出行便利。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将成为公交系统的主角。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无人公交车也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只要打开手机,通过系统下达指令,智能公交车就能感知到用车需求,在乘客所在站点停车带客。

亮点五:优质直饮水放心喝

冬奥会场馆里随处可以喝到安全放心的直饮水.为保证冬奥场馆高品质安全用水,张家口启动了崇礼奥运直饮水工程,采用北京理工大学水环境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水处理技术,为冬奥场馆提供高品质直饮水。

这项处理技术通过创新的消毒方式,可以避免传统工艺中加“氯”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同时解决了网管二次污染难题,采用纯物理方式生成矿泉水标准的优质直饮水。

亮点六:智能供餐

北京冬奥会的服务令中外媒体和参赛运动员赞不绝口,在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智能餐厅,供餐服务由机器人提供,食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着科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在智能炒菜区,菜和调料按比例自动分配好,依次倒进炒锅里上下翻炒,炒好后被装进餐盘。通过自动升降设备 ,餐盘被送到上方的云轨里,再由云轨系统的智能小车进行精准定位,餐盘就会“从天而降”,送到相应的桌台上。

说了这么多,我不禁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这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提现。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有着惊天动地的变化,我们正在向我们自己的中国伟大复兴梦靠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北京冬奥会中我们看真正奥林匹克精神,除了拼搏,更重要的是跨越国界,少了戾气,更多了包容和团结。  短道速滑决赛第一次,因安全因素被叫停,排在第一的武大靖,遗憾错失即将入手的第二块金牌,第二次的时候,武大靖因消耗体力过大放弃争金,为任子威卡住对手,任子威不负众望夺金,亿万网友瞬间破防,感慨团队精神,感慨薪火相承。  滑雪女子大跳台谷爱凌三项比赛中的一项,并且不算是谷爱凌的最强项,谷爱凌的最强项应该算是女子自由式滑雪U型池技巧,谷爱凌在能确保银牌的时候,决定冲击1620,这是她从来没有完成过的动作。  这是怎样的拼搏精神,要知道万一比赛受伤,她甚至可能无缘自己的拿手项目争夺,难怪亿万网友为她痴迷。  夺冠之时观众为她欢呼沸腾,而谷爱凌和铜牌得主来自瑞士的格雷莫却在安慰着第三跳出现失误的银牌得主苔丝。跨越了国籍的障碍,理解包容,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的体现。  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苏翊鸣惊天一跳全场唯一的1800这样的高水平发挥没能获得金牌,遗憾获银牌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苏翊鸣和教练第一时间为裁判发声,苏翊鸣表示对成绩的认可,并表示对冠军的认可和崇敬。小小的年纪大大的气度,获得国内外观众一致认可,人们称苏翊鸣为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的无冕之王,跨越国籍的支持,是那么的热情洋溢。  羽生结弦是花样滑冰历史上包揽国际大赛男单项目金牌的超级全满贯第一人,冬奥会唯一卫冕成功的花滑男单冠军。挑战没有任何花滑运动员在比赛中成功跳出的4A,为了梦想放手一搏,最终失败无缘奖牌。  赛后,网友广泛讨论,并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许多中国网友纷纷鼓励羽生结弦,甚至称他为冰上王子,无冕之王,又是一个无冕之王,观众的理解和包容越来越理智。诚亦欣喜,败亦欢。  来自马耳他唯一参赛选手“豆沙包小姐姐”斯皮泰里,18岁才开始练习单板滑雪,十几年来,她坚持滑雪的训练,为了减少到处训练比赛的住宿消费,她选择睡在房车里,坚持不懈克服种种苦难,终于圆梦冬奥。  还有被称为“滑冰奶奶”的德国速滑老将佩希施泰,年近半百,冬奥历史上年龄最大,虽然比赛落在了最后,依然笑着划过终点。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北京冬奥会只有短短几天,比赛中有赢自然会有输,人们已经不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结果虽然重要,但是为了结果而奋斗的过程更令人回味,值得人们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