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解决三农问题、发展问题、脱贫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2022-12-09 08:03热度:3486

强调“四化”同步发展民以食为天,邦以农为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各地代表结合各地的实际畅谈了经验。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表示,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当中,河北省以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来带动农业的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把现代农业放在县域经济的大框架下推动,把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高端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一个支撑。黑龙江绥化 市委书记朱清文介绍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整建制农业高产创建示范地级市,绥化市去年粮食产量达到了305。8亿斤。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绥化市坚持和完善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了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起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在这次的十八大报告中,解决好“三农”问题被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针对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各地代表们发表了各自观 点。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表示,城镇化具有多重联动效应,是新阶段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发展的强劲引擎。健康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全域规划的要求,推进市域城乡规划全覆盖;同时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保障均衡山东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认为,要紧紧抓住农村新型居住社区的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的建设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要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真正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一体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新型城镇化让人们走出农村,城乡一体加速推进,这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载体。近年来随着农民逐步走出农田,工人逐步走出车间,相对而言新型城镇化得到了加速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一,加强统一规划,做好小城镇、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衔接和推进发展的布局,高标准、高起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加强就业引导和指导,做好走出农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引导他们就地就业,以发展服务业为依托,为现代农业和小城镇发展增添活力;要引导“回归”潮平安落地,使他们事业立在农村农田,总部建在城镇,用新业态、新产业、新链条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城乡连起来,走出“一条回归路,托起两片天”新路子。

第三,加强政策支持,建立有利于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流转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农业产业园建设等方面政策支持和保护制度,制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以及进城发展等扶植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医保、教育、养老等各项惠民保障政策,以政策和制度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引导城乡居民相互流动,促进走出农田的农民走向城镇,促进走出车间的农民工转业创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各类“精英”走出农村,兼业发展,促进农村家庭式、家族式向城市转移,真正使城镇化互促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在四化同步的过程中,减少农民,提升农村,实现产业互融,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