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转基因技术对我国农业有什么意义?

2022-11-14 14:09热度:288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升华。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高速取得进展的标记,它标志着人类驾驭自然能力新的飞跃。当前为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推广,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转基因枝术是全世界发展中固家发展生物技术的一个共同目标。时至今日,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农作物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近在眼前。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不仅使得作物遗传改良的步伐大大加快,而且还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新品种。目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的作物品种已进入了商业化阶段;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作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转基因技术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来源于不同生物(或同种生物)的有利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中,使目标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产品。作为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的延伸与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实现了有利功能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交换和转移,因而大大提高了作物育种效率,加快了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更新换代的速度。自20世纪70年代转基因技术首次出现以来,时至今日,转基因技术已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截止2010年底,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达到10亿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8倍。其中仅2010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1.48亿公顷,约占全球作物种植面积的10%。

转基因技术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

一、转基因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已从抗虫、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转变。一大批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优质、高产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陆续研发成功,并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此外,转基因技术应用进一步向医药、加工、能源、环保领域等方向渗透和发展。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功能蛋白包括药用蛋白、饲料用酶制剂、生物材料、工业原料等也已成为转基因研发的一个重要领域。伴随着转基因作物研发速度的逐步加快,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应用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统计资料,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1996年增长了87倍,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到达29个,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达105亿美元。2010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3/4以上,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约占1/2,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占1/4以上,转基因油菜种植面积占1/5以上。美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09年种植面积为6

400万公顷,其次为巴西,种植面积为2 140万公顷,阿根廷为2

130万公顷,印度840万公顷,加拿大820万公顷,中国370万公顷,巴拉圭220万公顷,南非210万公顷。预计到2025年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将达到2亿公顷。转基因作物推广应用这一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创造了近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奇迹。

二、转基因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近10多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以及可耕种土地面积逐年萎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均出现徘徊局面,新育出的品种在产量潜力上没有大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较好的抗性或品质资源,部分农作物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耐盐、耐旱、品质改良等方面的改良效果一直不明显。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①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危害逐年加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同时,大量施用农药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②部分地区水资源日趋短缺,旱灾发生区域和频率逐步扩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③盐碱地、酸性土壤等不良环境限制了作物的种植和产量潜力的发挥。④化肥的大量施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并造成土壤退化、江河湖海的富营养化,阻碍了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⑤主要作物的品质较差,国际竞争力较低,亟待改良。

由于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界限,突破了常规育种中种质资源的限制,实现了有利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重组转移,加快了对农作物品种抗性、品质、产量等多种性状的协调改良,从而为解决上述农业发展中的诸多制约因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目前,我国已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一大批抗虫、抗除草剂、抗病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包括棉花、西红柿、番木瓜和甜椒等。以抗虫棉为例,1998—2009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已达2

100万公顷,新增产值超过440亿元,平均每公顷减支增收1

950元,累计实现农民增收250亿元。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减少了农药中毒事故。抗虫转基因棉在我国的成功应用为其他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商业应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转基因农作物研发速度逐步加快,一大批新型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包括SmartstaTM玉米(携带8个基因,抗地上害虫、地下害虫且耐除草剂)、高油酸大豆、高Ω-3油用大豆、富含维生素A的“金米”等即将或已投放市场。这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商业化种植将进一步巩固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在这一国际背景下,我国应该牢牢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技术研发力度,提升我国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水平,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