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为什么说疫情在11月份会有第二波,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吗?

2022-11-14 15:53热度:5463

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等到11月份时候天气变冷、人员聚集、病毒感染性再次增强,会导致第二波爆发;我们要尽快研制出药物和疫苗,并储备好“粮食”过冬!“新冠肺炎疫情,或在今年11月份时候,会第二次爆发!”,上海抗疫小组组长、著名教授张文宏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原因有两点:

第一,新冠肺炎病毒将与人类共存。新冠肺炎病毒,作为一个新的物种,一旦产生后就不会自然消失,最终会与人类共存亡!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3年的非典肺炎SARS病毒仍然没有消失,每年在南方地区都会有人感染,只是感染人数减少、毒性弱,没有引起大规模的疫情而已!

钟南山院士还表示:“新冠肺炎病毒,与非典SARS病毒类似,都属于冠状病毒,一旦产生后就会在自然界中存在,最终就是与人类宿主相互适应,长期共存下去!”(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提倡:自然免疫)

第二,新冠肺炎疫情仍会蔓延、爆发。张文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有第二波,不取决于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而是取决于印度、巴西、非洲美洲等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没有检测、隔离治疗的能力,具体感染人数仍然未知,将成为病毒第二次爆发的源头!”

现在中国疫情控制取得了阶段胜利,但是全世界疫情仍在蔓延、爆发,中国不断有境外输入型病例。所以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全世界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中国才能说基本安全!

到今年11月份,天气转冷,人们开始聚集,又将有利于新冠病毒的传播,(人群中有很多携带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从而引发第二波疫情!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 现在没有研制出对抗病毒的有效药物和疫苗,疫情还在全世界传播,到11月份时又到了去年病毒爆发的时机,很有可能二次爆发!!

所以,只有将希望寄托于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然后继续做好“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常态化防控!才有可能防止二次爆发!(可怕的是:人们防控意识已经降低,都开始不带口罩)

同时,我们在今年也要节省开支,储备“口粮”,不要轻易辞职、创业,渡过这次疫情危机、经济危机!

感谢邀请

为什么说疫情在11月份会有第二波,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吗?题主问题的核心是为什么说疫情在11月份会有第二波,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吗?我一直觉得国内现在的疫情确实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但是还不是松懈的时候,毕竟不管是钟南山院士还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张文宏都说过,要防止疫情反扑,以及疫情还会有第二波。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这样来说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病毒的来源。虽然我们现在看似说每个人感染者好像都有可以追溯的根据,但是我们要知道零号病人是怎么感染的,而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答案,意思就是这种病毒来自于自然界,也就是说各个国家都有可能被感染,只是说飞沫或者是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即便是疫情稳定,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我们完全安全。

2.冬天天气干燥,有利于病毒传播。空气中的漂浮物可以持续更久的时间,因为冬天雾气多,以及天气干燥,所以病毒会残留在半空中更久的时间。

3.冬天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因为一般的病毒都是怕高温,比如夏天的时候,因为阳光中有紫外线可以帮助我们来杀死病毒,而冬天的低气温,反而是有利于病毒的生存。

4.抵抗力下降。这是因为气温导致的,比如我们在室内空调所以温度很高,但是室外温度低,而高低温差差距太大,所以会导致很多人的机体不适应,这也是为什么流感在冬天很容易爆发的原因。

对于我们有什么影响吗?目前来说是没有的,因为至少事实的角度来说,张文宏还有说过,中国可能只是小的爆发,而国外很多地区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再者我们根据之前给出的情况,全世界都有开始研发新冠疫苗,据悉会在9月份就会上市,那就意味着我们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当然疫苗的普及还需要时间,所以并不说9月份上市之后,我们就可以全部用上,所以还是需要做好防护的问题。

总结和看法:从疫情的问题开始,我个人确实已经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所以即便是后续疫情稳定,我觉得我还是会坚持带的,因为这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防止把病毒贷给别人,同样也可以防止别人病毒带给你,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去担心疫情的问题,只要你自己做好防护就可以了。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