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投

何谓再融资??

2023-12-02 17:39热度:8662

本周以来,市场最热门的词莫过于“再融资”。说好听一点是要把公司做大做强,说简单和直白一点就是大股东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己的“提款机”。当初搞定向增发的时候很多公司都愿意在低位实行,为什么?给大股东多弄的股份!现在的公开增发,都想在高位实施,目的就是从市场(包括基金和中小投资者)多圈一点钱。多少年来,大股东占款一直是中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最大的一个毒瘤,一旦市场进入熊市,谁敢保证当年成批的恶意占款不出现。当年清华同方46元高位增发很多投资者还历历在目,难道又要来一个痛苦的轮回!


本周除了“再融资”。“大小非解禁”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上千亿的股份将陆续解禁,在如此历史高位,傻子都会在这个位置出货。进入全流通时代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已经不折不扣的成为市场最大的主力。在估值过高的时候或者大股东需要的时候,大量的筹码涌出将“砸死”公募基金和广大散户。几年来风光无限的基金和一些自以为是的庄家(前提是和上市公司大股东不是一家的)在“超级庄家”——大股东面前将显得多么的脆弱。高位疯狂减持,低位进行增持或者美其名曰“公司回购”,以往基金经理的调研以及庄家贿赂上市公司高管这些环节通通不用,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做起大庄来。理论上,如果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行为没有彻底的规范和严格的监管,基金和散户将死无葬身之地!这并非危言耸听。

回到市场,鼠年以来甚至可以说去年以来,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二股东、高管等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也要将所持有的股份在高位进行减持。在大小非解禁进入高潮和上市公司疯狂圈钱面前,很多基金经理只能选择回避,于是中国平安、中国石化、浦发银行、大秦铁路等涉嫌“再融资”绯闻的股票以及招商银行、中国石油等面临大小非解禁的个股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下跌。价值投资,在当前的A股已经没有市场。对上市公司和大股东行为没有完全认清的投资者很有可能稀里糊涂的被“赤裸裸”的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