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投

大数据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2022-11-13 23:12热度:3463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简单的说明一下,大数据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首先,我国的大数据基础并不好,后来想通过管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标准化,从而产生大数据时代。

至于发展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存储。利用大数据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各方面的成本。

第二:计算。我们应该知道,大数据时代的计算速度很重要,而提高速度正是大数据发展中产生的必然结果。

第三:智慧。这一点大家都不陌生,各大行业都在争相应用,这也是人类发展大数据最终面临解决好的问题,人类对智慧的渴望,不紧体现在自已身上,同时也想让机器拥有人的智慧,从而实现解放人脑的过度劳动。

综上所讲,人类发展大数据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惠及子孙后代。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全国各地发展大数据积极性较高,行业应用得到快速推广,市场规模增速明显。2017年我国包括大数据核心软硬件产品和大数据服务在内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600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49%。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促进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国家政策的接连出台为推动大数据产业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2-3年市场规模的增长率将保持在50%左右。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预计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数据中心。

图1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

(二)大数据投融资持续升温

持续升温的大数据创业潮,激发着国内大数据公司的“生产热情”,大数据持续被国内资本市场看好。自2011年以来,大数据领域成功融资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进入快速上升阶段,环比增长176.47%,2014年以来持续稳步增长,2016年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达到221多家。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初,大数据领域有183家企业获得融资,大数据领域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青睐。

图2中国大数据产业投融资情况

2017年,全球优秀大数据创业企业频频传出融资消息,其中,商业化服务支持初创公司Confluent拿下5000万美元投资,数据管理公司Collibra的C轮融资额达到5000万美元。

图3 2017年1-8月全球大数据投融资情况

(三)大数据应用领域不断丰富

从国内投融资领域的分布来看,2017年1-8月的183家融资企业中,大数据行业应用方面共发生了81起投融资事件,其中,金融行业投融资事件最多为35起,医疗健康其次为12起投资事件。

图4中国2017年1-8月大数据行业应用投融资情况

大数据产业具备了良好基础,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数据质量不高,数据资源流通不畅,管理能力弱,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二是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不强。在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对开源技术和相关生态系统影响力弱。三是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虽然大数据具有强劲的应用市场优势,但是目前还存在应用领域不广泛、应用程度不深、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四是大数据安全体系不健全。数据所有权、隐私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标准规范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开放、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五是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业务应用等各类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展望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将迎来“黄金期”,产业集聚将进一步特色化发展,创新驱动仍将是产业发展主基调,大数据融合应用进程加速,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二、中国大数据创新Top100发展预测

(一)政策影响趋势

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实施以及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各领域对大数据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大数据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二)技术影响趋势

大数据的技术发展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物联网的发展将极大提高数据的获取能力,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数据分析体系,融合创新将会不断地涌现和持续深入。

(三)人才影响趋势

随着2017年教育部公布第二批获准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名单,加上第一批获批高校获批开设该专业。今年开始,大数据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将源源不断形成。加之海外和传统行业跨界人才不断加入大数据行业,大数据产业将迎来创新发展。

(四)资本影响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资本大量进入大数据行业,出现了创业公司估值过高的现象。泡沫期的大数据行业,许多企业的发展远远无法回归企业的本质,导致创业企业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脱节。随着资本的沉没,理性资本将引领大数据行业健康发展。一些在资本热潮褪去之后还能沿正常轨道发展的企业将占据新一轮的资本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