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负债率不断攀升房企整合路在何方?

2024-05-30 00:18热度:1514

最新统计显示,已披露年报业绩的63家上市房企负债合计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34%。2017年,63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负债率为78.6%,比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有18家资产负债率超过80%红线,占比超过29%。

房企负债率不断攀升,意味着风险不断加大。近两年来,房企都在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以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过去从银行贷款方便得像从自己口袋掏钱,现在已经明显收紧,信托等融资手段也受到严格约束,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融资。一部分房企把融资的目标转向了境外,但对于一些规模不大、市场影响力和信誉都不太过硬的房企来说,此路也颇不畅通。无奈之下,少数房企只能求助于地下金融组织,从而让风险进一步扩大。

房企出现负债率攀升,与楼市低迷有关,而市场之所以低迷,除了受调控影响外,也与房企前些年过度高价拿地,土地成本过高,导致商品房建设成本太高有关。面对调控持续收紧,很多房企想通过降价来回笼资金,但这又可能导致亏损;而为了保证不亏损,有的房企捂盘惜售,结果捂的时间越长,亏得也越多。房价在调控之下上涨基本停止,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断增加,不少房企难以维持资金正常运行,资金链越来越紧也在所难免。

在房地产行业,一向是资金实力决定土地谈判能力,融资能力决定市场竞争能力,谁能在市场融到资,谁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谁就能在拿地、经营、价格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决定权、影响力。那些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尤其是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不足的企业,显然难有较大的话语权。如此情况下,房地产领域会不会迎来一场整合之风,就值得关注了。

前几年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很多人认为房地产会掀起一场整合之风,甚至最终出现几家超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垄断市场的格局。然而整合并没有发生,除了少数小企业关门,其他房企基本没有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前几年市场的波动,特别是房价持续上涨,让房企有了生存的空间和条件。眼看有的房企不行了,房价却上涨了,市场需求也增多了,于是这些房企缓过气来了。而现在,这一轮调控仍在进行中,市场的变化特别是房价持续上涨的条件并不存在,房企要想活下去,必须有足够的资本做支撑,有足够的资金做保障,有舍得赔钱的心理准备和条件。

从企业的角度讲,当然不希望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因为这将令投资人遭受重大损失。从银行的角度讲,也不希望看到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因为很多开发企业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企业有个风吹草动,银行也随之风险大增。从政府的角度讲,同样也不希望出现房企破产的问题,因为没有一家房企不是“绑架”着一批企业,一家企业出事,其他企业也要跟着受累,肯定不是好事。

众所周知,房企发展有三宝“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

有了这三宝,不少房地产企业搭上了东方快车,积极发展,成功地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现在这招似乎不管用了。

自国家提出“房住不炒”以来,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相继出台,融资一再收紧。

近日,有媒体报道,央行和住建部于8月20日起已经召集12家房企约到北京面谈,而此次沟通的内容就是融资新规。

01 监管新规内容 三道红线、四档管理

据悉,为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规模,监管部门出台了房地产融资新规,并设立了三条红线和四档管理。其具体内容如下:

红线1: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大于70%;

计算公式: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预收款)/(资产总额-预收款)

解读:由于目前的预售模式,开发商在开始建房之前,会收到购房的定金和首付等款项,形成预存款。

虽然这些资金属于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这将降低资产负债率),但实际上它们“不是自己的钱”,因为会在以后花掉。因此,剔除这些资金后,资产负债率更能真实反映房地产企业的负债情况。

红线2: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

计算公式: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合并权益>100%

注:合并权益是指合并报表中的权益总额,包括永续债和少数股东权益。

解读:如果指数大于1,意味着股东权益不足以偿还债务和利息,这就蕴含着巨大的偿债风险。

红线3:现金短债比率不得大于1倍

计算公式:现金短债比=非受限现金/短期债务<1

解读:非受限现金,顾名思义,就是用途不受限制的资金。如果这部分资金少于短期债务,则意味着企业可以自由分配的余粮全部要用于还债,同时受限的资金不能随意使用。这说明企业有很大的现金流压力。

三道红线,分别对应着长期风险、整体风险、短期风险,是对房企融资端的精准调控。

而根据“三道红线”触线情况不同,试点房地产企业又分为“红、橙、黄、绿”四挡。

红色档:三线全触,有息负债规模以2019年6月底为上限,不得新增有息负债;

橙色档:碰到两条红线,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5%;

黄色档:碰到一条线,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

绿色档:即使三个指标都合格,负债年增速也不得超过15%。

目前,新规的真实性已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确认,但尚未收到具体文件。

不过,很明显,新规是针对高负债的房地产企业,定向打击。

02 监管新规的影响 融资 拿地 企业

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让很多房企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是疫情后期房企拿地热情不降反升。据统计,2020年前7个月,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金额22040.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5.5%。土地成交计划建筑面积378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4%。

而从上半年融资环境来看,2020年的前7个月,房地产企业债权融资规模达到5606.6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75%。

所以,可以预想的是监管新规一旦落地,融资将会趋紧,而土地也会降温。

那么,监管新规落地对于房企又会有哪些影响呢?

如果从“三道红线”的监管准则来看,中小房企受波及程度要远大于规模房企。

据数据统计,营业收入在100-300亿元之间的企业“踩线”最多,共有11家企业踩上“三道红线”。

另外从营业收入前100强企业分析来看,在“安全-绿色”档中共有14家国有企业和7家民企,4家外企。

这也意味着,新规一旦落地,可能会加速行业的洗牌,而企业分化也更为明显。

03 企业应对之道

一旦监管新规落地,如何应对当前“艰难时刻”成了所有房企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放缓拿地节奏,减少开支

一旦监管新规落地,房企资金压力会陡增,所以对于地块的选择要更加精确,避免高价地块和高溢价地块,减少开支。

放快销售回款,回笼资金

收到疫情的影响,今年房企的销售已然不乐观。一旦新规落地,“抓销售、促回款”将会成为很多房企在今年下半场的主旋律。

创新融资方式,拓宽渠道

一旦新规落地,融资环境将会格外紧张,所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迫在眉睫。当然,选择通过拆分物业上市,也不失为一种新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