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关于房地产行业。国家为什么要出宏观调控?

2023-11-04 17:49热度:4585

是为了各行业的基本利益和支付能力,后面是材料 忘采纳: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表示,房地产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是一个输不起的行业,不仅是中国,日本、美国也都输不起。在今年年初,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讨论房价究竟会呈现“V形”、“W形”还是“L形”,现在来看,不理性的“V”形已经成型了。  2009年,房地产市场和房价都像坐了过山车,由年初的低谷和冰点迅速转向持续爆热,而经历了V形大反转的楼市在年底也迎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收紧风声。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提出,土地出让金新政的出台,2010楼市走向显得扑朔迷离。房价还会像今年下半年一样疯涨吗?经历了购房井喷后的楼市还能否保持旺盛的购买力?昨天,由扬子晚报主办、发现传媒联合承办的2009地产年会特别邀请了十位经济学家对楼市走向以及房价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楼市  房地产输不起,不能大起,更不能大落  去年底,经济学专家对2009年楼市走向的预测,都是“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又到了岁末预测之时,今年专家们又将如何看待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表示,房地产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是一个输不起的行业,不仅是中国,日本、美国也都输不起。他指出,去年以来的美国金融危机,便是由住房市场的次贷引发,而次贷在美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为什么小小的次贷就导致这么大的危机并波及全球呢?金碚表示,这表明房地产的功能很复杂,任何一个健康成长的经济体,都要依赖于房地产的稳定增长,“不能大起,更不能大落”。  观点1 房地产还有上升空间  美国得州农工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田国强认为,从长远来说,中国的房地产还有一定上升的空间。他从中美两国居民购房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特别强调了中国人的亲情文化在购房中的影响。首先中国人是最注重私有产权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大家都没有私有产权,现在私人又不能买地,唯一拥有固定资产的就是房子。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惯性决定了,一旦有了买房的机会,大家都希望拥有一处自己的房子,这是房地产行业的“福音”。第二个不同之处是中国人的文化:亲情。现在大家买了一栋房子还不够,不仅要自己住,同时还要给自己的儿子女儿买,有的还要给孙子买,虽然孙子才两三岁,因亲情而产生的房地产需求还会保持。第三个跟国外不一样的地方,是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属性也不同,比如在美国,房子主要是自己住,但是中国的情况是大家觉得买什么都亏,股票也亏,没有投资渠道,还是买房子保险,这就使得买房投资的热情难以遏制。买房产既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也符合中国文化,从这点来说,中国的房地产,特别是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可能也包括南京,还是前景看好的,因为当前房价跟香港比还是有相当距离的,但未来我们大城市的经济是会向香港看齐的。  观点2 楼市转型迫在眉睫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王洪卫,在论坛一开场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转型”。他认为,“房地产业已经从量变走向质变,我们已经到了房地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会走上日本或者是香港的老路,所以迫切需要转型。”  他指出,东部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房地产已经由供不应求的阶段进入供需平衡的阶段。上海已经有八百万套房屋了,一个房屋装三个人,已经可以住2400万人了,实际上装下现在的人口足够了,未来的需求还会有多少?而且,中国现在的投资客太多了,因此会带来两大问题:大量的房屋如果被投资客投资了,没有用于居住的功能,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投资客都是着眼于房价价值的上涨,而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以房屋租金价格作为回报,一旦政策发生转型,比如说要征收个人财产税,要征收资源空置税,那民间房产“水库”的水就会流出来,大量涌向市场,最后可能会造成“水坝”崩盘,房地产会真正爆发风险。王洪卫教授呼吁,房地产业必须转型,而且,在房地产结构升级的时候更加需要政策的转型。  观点3 别高估城市化的推动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吴柏均指出,经济学家都觉得城市化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但千万别高估了城市化的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非常有特点,往往不是农民转化为市民,而是农业转化为非农业。现在的房价、城市里面的福利制度、以及农村当中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民转移到城市里打工,他只不过是在青年、壮年的时候在城市里面工作,不可能定居。所以养老是要回去的,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化虽然有非常大的潜力,但是这种潜力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以及相应的房地产业的发展。  观点4 市场结构要调整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表示,对房地产市场是抱有信心的,因为从住房的消费行为和土地用于建房的可供土地能力而言总是稀缺的。  张晖明提到三个关键词:周期、结构、机会,也即企业要在周期和结构中寻找发展的机会。周期包括经济周期、政策周期、自身投资项目的建设周期、房产需求的周期。而在结构中,企业除了供给和需求的结构,还需要考虑房型结构,中央政府提出发展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但是实际上居民都希望自己能够居住在社会平均线上的住房结构当中,哪怕三室两厅只有110平方米,因为对家庭结构本身而言,在有三代人的情况下,三室两厅就能够安居乐业。  观点5 低碳房产是趋势  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波在昨天的论坛上,还提到了近期的一个流行语——“低碳”。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低碳将会彻底改变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从而改变国人的生活。  他介绍说,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工作方针,在今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每单位GDP的耗能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同样的观点在美国、英国也早已提出,特别是英国在2005年4月份就公布了“低造价、实用性”的住宅建设计划。高波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处于房地产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阶段,每年竣工的商品房面积在6亿平方米左右,按照这样的速度,要实现城市化目标至少还要大规模建设15到20年。如果现在中国加快开发建设生态低碳的房地产项目,实现节能技术的创新,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业将具有“后发优势”。  高波还介绍说,目前国内的生活、生产废水和雨水的回收利用率很低,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污染。而解决之道是开发生态地产,大力推广建筑环保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对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环境成本进行综合平衡,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最近王石明确提出,万科将退出毛坯房市场,今后推向市场的全都是精装修房,我认为,这样的企业是能够领军的,”高波表示。   房价  持续高价不可能 再疯涨市场就危险了  今年以来,国内包括南京等不少城市的房价呼呼往上涨。与会专家谈到房价也都认为,当前的房价已经不理性,再疯涨下去,市场将更加危险。因此,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是当务之急。  现状 前十月南京涨了30%  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波教授在演讲中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根据他的统计,从2008年的房价来看,如果考虑物价因素,其平均价格下跌了5.5%。而今年1到10月份,全国的平均房价上涨了22%,南京更加突出,1到10月份上涨了30%。高波认为,如果2010年延续今年这样的涨幅,一定会产生危机,因此希望2010年的房价能保持平稳,千万不要像2008年、2009年这样“大落又大起”。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认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和房价表现相当奇怪,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并没有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行稳步调整,“大落又大起”的过程在短短一年里就完成了。他说,在今年年初,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讨论房价究竟会呈现“V形”、“W形”还是“L形”,现在来看,不理性的“V”形已经成型了。

因为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百分之70到80的家庭是买不起房子的。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真正进行调控的原因,我认为是:地产行业在每个国家的GDP中占有很大成分,因为地产行业的发展可以拉动不少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钢铁、水泥、家电、家具等等,这些行业又有子行业,所以地产行业在经济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多住房的需求本身就是刚性的,从这点上来看房价过高很正常,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年的日本也是这样地产的价格之高是让人瞠目结舌的,但是还是暴跌下来,让整个经济一蹶不振。现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价格的确涨得很高,而我国的居民收入是更本达不到的,这就说明地产行业存在泡沫,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不能等到泡沫到了一个要破灭的时候才去治理,所以现在有泡沫的苗头就要开始调控,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