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关于中国当前局势的时事评论400字左右

2023-12-21 15:09热度:7066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同舟共济,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连续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求是日前发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文章表示,针对近期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加深、蔓延和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们要增强信心。只要积极应对,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落实好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就能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一、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虽然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但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仍达9.9%,这个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年均增速,而且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形成鲜明对比。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已步入衰退或处在衰退的边缘;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国家今年以来虽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但仍明显低于中国9.9%的增长速度。 控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尽管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为6.7%,但从动态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5月份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回落,呈现明显的逐步回落趋势。与以往比较,1985—198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12个月时间;1987—1990年,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29个月;1992—1997年,从8%回落到5%,用了52个月。而今年从2月份8.7%的高峰值回落到5%以下,只用了半年时间,表明控制通货膨胀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增就业状况比预期的要好。今年以来,面对经济的减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扩大就业。1—10月,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达45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9%。即便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待业、半待业人员有所增多,但当地党委和政府通过督促企业结清欠发工资、发放待岗金、加大转岗培训力度、提供新就业岗位等措施,将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良好。尽管出口增幅出现了明显回落,但1—10月出口额达到12023亿美元,增长21.9%,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贸易顺差2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9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支付能力最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