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IMF:印度经济严重放缓,需采取紧急行动。那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2023-07-17 20:56热度:6703

就在去年,媒体对印度还是一片赞誉,印度的GDP增速连续五年为全球第一,被称为“印度奇迹”,而今年以来呢,又开始一边倒的唱衰印度,让人感觉印度经济好似崩盘了一样,媒体们其实只不过就是根据数据一边倒的鼓吹观点博眼球而已。

不可否认,今年印度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三季度GDP放缓至4.5%,而去年还高达6.98%,但其实印度今年以经济增长放缓本身就是非常正常的,这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不佳的原因造成,另一方面也是印度经济本身的脆弱性决定的,这一点我在上半年就曾多次论述过。

现在印度的GDP增长虽然放缓至4.5%,但也不至于像媒体所说的那么恐怖,甚至连莫迪在一次会议上摔了一跤,都被人们与经济增速的下降相联系起来调侃。实际上,虽然印度的GDP增长出现了放缓,但依然保持着增长,并且在全球来看,这个增长水平并不低,IMF所说的需采取紧急行动,我认为本身有些言过其实。

印度经济增速的放缓,现在确实对莫迪政府是很大的考验,这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印度的经济增长结构不够合理,印度GDP虽然保持了多年的高增长,但这本身存在GDP重复计算的“虚高”成分,而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并不强大,主要依靠服务业和金融来拉动经济,这种增长方式并不稳固,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受到的冲击就会很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国内失业率的快速上升。

第二,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后,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印度进行了连续五次降息,但对宏观经济的实际拉动效果有限,反而由于持续的利率下行,造成了资本的快速外流,使得印度国内经济失去资金的支撑,这在增经济速出现快速下行之际,可以称得上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将会使得印度的货币政策决策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进一步持续降息,可能会加剧资本外流,还可能引发通胀。

第三,印度到11月份,外汇储备只有4000亿美元左右,而外债却高达1.4万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多年来持续的贸易逆差决定了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而过大的外债又将使得印度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需要用来支付外债的利息,从而压缩了印度的财政政策空间,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使得印度可采取的财政政策运作空间较小。

正是这三大原因,使得莫迪政府目前对印度经济增速下降虽然较为紧张,但却又没有什么有力的措施,而所谓的紧急行动,在财政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也只有继续进一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来释放流动性。

但前面我已经说过了,继续降息的副作用将愈发明显,所以我并不认为印度还有较大的货币政策空间,明年2月份可能还会有一次降息,但之后很可能会更加趋向于谨慎,印度当前更需要的是通过强有力的基建项目稳定就业、稳定外资,然后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才是正确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