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为何新能源汽车不设计顶部为太阳板?这不是可解决充电桩等问题吗?

2022-11-11 13:54热度:8614

成本问题。

早晚会有,因为有真实需求。

假设铺设2平米,150w发电功率,10小时就是3度电。大概18km的续航。日常通勤如果每天20km,几乎不用考虑充电,如果每天40km,充电频率降低一半。

但是问题是每天3度电,那么这套系统一年发电不到1000度,充电成本0.5-2元/度,按照十年1万度电算,消费者盈亏成本在5k—2w元。对于我这种每天上班通勤20km,充电成本1.1元的人来说,选配额外支付1.1万可以接受,如果1.5万我也会考虑,毕竟减少了充电等待时间,但是超过2万那就算了。

另外,如果面积扩大到3平米,功率能到200w,那么一天6度电,对于每天通勤40km的人来说,就是不超过2万可以接受,但是我反而不会考虑,因为我每天就20km。如果长途出行,这个充电太鸡肋了。

综上,预期车顶光伏未来发电功率300w,额外售价低于1w,会开始普及。现在这块板成本估计不超过5k,但是算下来可能对于车企来说利润率还吸引力不够吧。

日系车和德系车的造车理念有什么不同?

说起德系车和日系车, 很多人都会去作比较,到底日系车好还是德系车好,不过这次既然说到“造车理念”,我们就不说参数的问题,从汽车设计之上,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每个人对于汽车设计的理解不同,其想法也不一样,我写这些只是基于目前所看到所想到的部分,欢迎各位留言交流)

根本不同--造车理念不仅仅是日本汽车,在很多日本制造业上也都能看到相同的影子,日本对于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过于“拘泥”。接触过日本M、T、H等车厂的技术人员,听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XX(车厂)出了XX车,我们要怎么怎么办。诚然,造车或者制造必须要有一定的竞品分析能力,也就是所谓的Benchmark,可是如日本汽车厂家如此在意别家公司的汽车,也是十分少见。

德国汽车制造业同样也会去做一些竞品分析,但是首先他们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我们想制造一辆什么样的车”,大方向上更多是发挥着“创造性”,所以许多汽车或者许多idea是发源于欧洲。在一些展会之上,曾经碰到过奔驰汽车的研发人员,当问到同为德国汽车厂家,对BMW是什么想法?对方回答:“我们不怎么在意BMW,如果想要BMW,那么客户就会去买BMW。”当再问到丰田如何时,对方回答“没有开过不太清楚”。这点和日本的设计十分不同,如果对标汽车厂家的话,日本公司肯定会买来自己看看的,毕竟丰田就是靠着这样“起家”。

重要关注点的部分不同简单来讲,汽车就是三个主要性能(至少传统汽车,不包括那些会飞的),“行走、转弯、停止”,日本汽车往往是针对每个事项都想要做到极致,当然这个也并非是“坏事”。

德国车往往重视的点在于少部分,比如重视高速行驶的德国汽车,十分在意正投影面积(也叫汽车迎风面积),简单来说就是汽车行驶方向的迎风面积,这样的情况就会损失部分性能指标,比如行驶稳定性、排量等。那么日本汽车关注的是哪些呢?比如车身长度、空间大小等细节的地方,而德系车则不太关注这些(当然不是说完全不关注)。这个有一些逻辑上的理由,比如关注车身空间和车长的话,从几何学上来讲,就无法将汽车悬挂和空间两立。换句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生产体制的不同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先讲一讲常被人说的日本车“诟病”:起步慢。这个其实和汽车本身的刚性有着诸多的关系,日本汽车在车型更新时,宣传点在于:车身刚性增加XX%,扭转刚性要高于XX车等。德国汽车当然也关注刚性问题,但是在此基础上,考虑的较多的是“刚性+轻量化”平衡,从性能上来看,不一定汽车刚性越高,性能就改善的多。日本汽车起步慢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在悬挂系统上用了“多余”的刚性改善,在耐久性和信赖性上来讲,当然是要高于普通设定,可是如果对减震器或者套件的设定过强,那就会影响到车身速度。

日本车厂其实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却很难实现,原因就在于日本汽车厂的生产体制。日本生产线追求的是“速度”“效率”“不犯错”,特别是“不犯错”这一点上,往往是想做到“极致”。当然并不是说这点不好,只是这样的生产方式,注定是和德系车有着不同的结果。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制造业“晚节末路”:真的只能沦为下游供应商?》

《雷克萨斯豪车随意换!丰田即将推行新业务,汽车界变革来临》

《年年亏钱,索尼为何还要坚持做手机?背后是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