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零售业务全面开放,中国或增上万座加油站,你认为国内油价会下降吗?

2023-12-19 17:10热度:2448

油价能不能下降,关键不在下游的加油站有多少,而在上游的垄断能否打破。如果只开放成品油市场的加油环节,而不开放上游的垄断领域,有再多的加油站,也无法让油价降下来。原因就在于,成品油供应环节的价格很高,加油站也无力承受。

事实也是,在前些年油价快速上涨时,也曾对市场放开,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加油环节,继而涌入了大量民营资本,建立了许多民营加油站。本以为会因为竞争加剧,油价可以下降了。

然而,由于价格每天变动,而民营加油站都在通过各种手段降价销售。结果呢,两桶油出手了。如何出手呢,就是给民营加油站断供。民营加油站没有成品油,如何竞争呢,就是纷纷关门,或被两桶油收购。

这就是现实。

所以,要想油价下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破垄断,在上游引入其他所有制资本,在上游展开竞争,带动油价下降。否则,只能是螺狮壳里做道场,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油价一日暴跌40%,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

目前油价暴跌是我们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这个想法是不错,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有这个想法并收储,世界上其它国家也在拚命的“吃进”,如美国、日本。为什么沙特的石油还没有买光, 里面涉及到原油的储存能力问题。

可以打一个不恰当比喻,苹果便宜的时候怎么不收储,第二年再到市场上去卖呢?虽然原油不是苹果,但储存起来消耗和管理成本也是非常惊人,搞不好,成本一折合,降价时原油+收储成本还会高于现价。因此运营成本,储存设备都是制约着我们收储原油的能力。

▲浙江舟山群岛岙山岛的石油储备基地,注意远方的岛屿都是储罐,图中每个石油储罐十万立方米,旁边是万吨油轮

先看看我们国家收储能力

从2004年3月我国就着手原油收储准备工作,考虑到石油海上运输方便、东部经济发达,需求多,还要考虑防恐怖袭击,自然与人为引起的火灾等各种因素,最后选择了浙江镇海、舟山,山东黄岛、大连。经过几年建设,2008年四大收储基地建成并投入运行。

刚刚建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从150美元/桶下跌到50美元/桶,4个基地抓住时机,收储了大批廉价原油,并于2009年上半年注油完毕。当时平均收储成本仅约为56美元/桶,基地建设和原油收储大获成功,之后二期又在黄岛、舟山开始追加建设,二期储备基地还布局西部地区和地下储备库,目前三期工程开始选址。目前我们国家原油收储能力多大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014年发布的报告,我国储备能力达到1.41亿桶。按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万吨的规模静态计算,战略原油储备只够使用8.9天,商业原油储备可用13.8天,全国原油储备的静态能力总共约为 22.7天,4大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

从上面数据来看,我们国家原油储备能力最高才22.7天,战略储备不足10天,这对一个14亿大国的需求微不足道,我们为什么不加大存储量呢?这里涉及储存设备问题。

战略石油储油罐通常采用10万立方米的大罐。什么概念?一个罐就占地5000多平方米,差不多一个足球场的面积,高20多米,相当于7层楼高,建设一座钢罐需要消耗2000吨钢材,一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往往有几十个这样的大储罐。

原油这个东西储存起来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我们知道,炼油厂裂解石油后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沥青等物质,汽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金属油储罐每天因昼夜温差而造成罐内压差变化,得给它设计一个罐顶的呼吸阀让它“出气”,否则油罐压力大会爆裂。据说油田5000立方这个小储罐,它是油田采油厂的生产罐,每天因温差变化和收发油作业导致的气压差,“出气”损失要100吨左右(数据有些不准,只用于说明问题),当然国家储备油罐没有收发油作业,损失可能小些,但这种消耗非常惊人。

原油中的汽油最贵,挥发掉的都是原油精华,挥发不掉的都是重质烃成分及胶质、石蜡等,这意味着长期存储会让原油“变质”,质量下降。

我们怎么存储原油最好呢?大家想到了,把它放入地下,这方面美国人脑洞大开,也很会玩儿,利用墨西哥湾附近得克萨斯州境内集中分布着大量盐穹地层,它们在地下挖洞,将水打入盐穹溶解岩盐,然后将卤水抽出,形成了体积巨大而且封闭性良好的洞穴,由于原油与盐岩不反应、不溶解,且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工程量小于人工混凝土洞油库,是一种理想的储油方式,美国90%的原油都储备在盐穴中,这是目前最经济最好的储油方法,美国利用该方式储存了7亿桶原油。上图

▲地下水封油库

我们国家与美国相比只有在四川盆地,云南边远地区地下有这种盐层,可以借鉴一下,但这些地区偏远地区经济不是很发达,运输成本很高,仅考虑建地下存储还是不够的。为此我们还在东部沿海地区建了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在具有稳定地下水的岩石区域挖掘洞穴,在洞穴内储存原油。石洞四周被水包围,形成“保护膜”,防止原油渗漏。我们知道地下水位会有变化,符合这种地质构造的不是很多,实践中为了避免混油和漏油,还会在相邻石洞间建造人工水幕。水幕系统为了避免因干旱而发生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洞库顶部缺水,还会在洞库顶部挖掘人工注水通道等,这还没有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成本。

当然还有油价下跌问题,哪里是底?熊市没底,股市上常常听到股民这样说。有的时候储备库都快装满了,没办法再买油了,油价还会下跌,这个时候储油成本便高了起来,为此我们只能通过调节国内石油开采产量,或通过购买期货锁定一部分廉价原油,来摊平成本。当然这是运筹的事,是利用金融市场来进行风控。上图

上面啰嗦半天,我们可以看出,收储原油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各国收储能力并不是很高,加之原油市场还有波动,各个国家从多方面因素考虑,原油再便宜购买量也不是很高,导致沙特的原油不会被买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