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国家货币政策

2023-12-02 18:11热度:4371

  今年前九个月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增速都呈逐月加快趋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经济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同步关系,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十分明显

■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和市场需求情况,央行对利率水平所做的适时调整,强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根据经济运行的增长势头,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优化贷款结构,加强信贷管理,保持利率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今年我国经济出现了逐季回升的态势,1至3季度GDP增速分别为7。
  6%、8%和8。1%。这中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回升的影响功不可没,而央行推行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也起了重要作用。

一、根据宏观经济运行需要,央行适时调高了货币信贷目标,加大了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今年年初,央行基于当时的经济运行情况和趋势判断,确定的货币信贷预期调控目标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3%左右,现金(M0)净投放不超过1500亿元,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3000亿元左右。
  这一目标与2001年的货币信贷预期目标基本相同,但M1与M2的增长率略低于2001年的水平。

然而,今年的经济运行走势出乎人们的预料,呈逐季回升态势。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央行今年以来两次调高了M2的增长目标。在8月初,央行将全年的M2增长目标调高至14%至15%。
  10月22日,央行再次将M2的增长目标上调为16%至17%。同时,还对2002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作了重新预测,认为将达到人民币1。6至1。7万亿元。根据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央行还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调节基础货币供应,保证了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今年前九个月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增速都呈逐月加快趋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上年末高3。
  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1至9月份累计,现金净投放54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放133亿元。与此同时,货币流动性比例从3月后开始回升。9月末,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为37。
  7%,比3月末和6月末提高1。5个和0。5个百分点。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经济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同步关系,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十分明显。

二、根据国民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合理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

利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真实利率在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央行更多地通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调节公众预期,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今年央行及时调整了外币利率水平。年初针对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和消费物价下降的形势,2月21日,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缩小了存贷利差。据测算,2002年企业将因此次降息减少300多亿元的净利息支出。

在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作相机调整的同时,人民银行对准备金利率、再贷款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利率也作了相应的下调,而货币市场利率以及国债等债券发行利率也随之下降。
  与此同时,央行还加强了中央银行利率对市场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放宽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以发挥利率杠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央行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和市场需求情况,对利率水平所做的适时调整,强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三、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央行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了支农再贷款,提高金融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继续稳步发展居民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业务,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大幅度增加;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金融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督促商业银行在保证国债项目配套贷款的同时,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励中资商业银行组织国内银团贷款,加大了对国内大中型建设项目和设备引进的支持力度。
  

9月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贷款合计余额1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035亿元,同比多增加4968亿元。在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均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逐季加快。截至2002年9月末,在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57%,股份制商业银行占11。
  8%。在今年前9个月新增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52。1%,股份制商业银行占25。2%,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5。4个百分点和下降1。2个百分点。分项目看,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一是短期工业贷款;二是贴现贷款;三是农业贷款;四是基建和技改贷款;五是消费贷款;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835亿元,同比多增144亿元;个人汽车贷款增加501亿元,同比多增319亿元。
  以上五方面合计新增贷款10011亿元,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新增贷款的73。9%,贷款的投向和投放量,对活跃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金融机构在适度增加贷款投放量的同时,今年以来贷款结构也在改善,贷款质量明显提高,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继续保持余额和比例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9月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一逾两呆)比年初减少490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3。3个百分点。

四、积极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促进非国有经济贷款稳步增长

针对资金结构性问题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今年以来,银行系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今年6至7月,央行两次召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会议,研究部署建立和完善贷款营销机制,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7月下旬,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别召开各自系统内全国工作会议,就加强贷款营销、完善贷款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普遍加强了系统内业务经营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工作,推行了客户经理制,改进和完善了信贷审批、授权授信制度和信贷考核评价办法。
  

根据金融实际运行情况和各商业银行相关措施,8月1日,人民银行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了商业银行改进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努力方向。这些措施的贯彻落实,对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
  

根据今年经济运行的增长势头,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优化贷款结构,加强信贷管理,保持利率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