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中国人民币即将发行500和1000面值的人民币,无疑这将意味着人民币贬值请问中国还能干的过美国吗?

2023-12-02 16:12热度:4498

展开全部


发行大额人民币的声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舆论视野,昨日就有某银行人士称,下半年可能会发行500元或1000元大面额的人民币,另有一家知名券商研究人员认为,央行定向降准之后还会有全面降准,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事实质上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那便是货币闸门将再度打开,只不过前者是一个符号性的举动,后者则是实质性的,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没有真正看清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没有看清金融货币系统的根本问题。
发行大面额人民币如果在货币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并无太大实际意义,但其符号意义却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与当前最大货币面值100元人民币相比,发行面值1000元的货币很容易让社会产生货币大量发行、流动性再度泛滥的心理暗示,而这绝非是央行想要的结果,这种传达出错误信号的信息显然是不靠谱的。
我们再来说全面降准的不靠谱。伯南克曾经说过,“如果情况危急,可以在直升机上撒钞票”,这一说法很能解释过去多年中国的货币政策,那就是不断印钞票,用货币的洪水淹没一切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是无数追随伯南克的学者在经济运转遇到问题时想到的第一个解决方案,但这个方案真的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答案得从整个货币金融体系的根源说起。
我们当前的货币体系类似倒三角形,最底层的是金银贵金属;第二层是货币,这是贵金属的衍生品;第三层是信用,是由货币衍生出来的;再往上的第四层是信用衍生品,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金融世界里。整个金融系统能够运转靠的是一笔笔的交易,而交易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赚取现金,但交易的方式除了现金也有信用,且当前更大量交易是以信用进行支付的,因为信用支付更加便捷,但信用支付的本质是负债,因此在最后必须用货币来偿还。
在这个四级金融体系中,每向上一个级别,其膨胀性和活跃性都提高一个量级,也就是说信用交易基本上不受货币发行量的约束,理论上可以无限膨胀,但因为信用交易最终要以货币来偿还,而一旦无法偿还,就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问题,也就是金融危机的雏形。
当流动性问题凸显时,过去的做法通常都是打开货币闸门发行货币,以扩大第二层金融体系即货币体量的方式帮助第三层金融体系即信用体系来偿还负债,从而恢复金融系统的运转。但我们越来越发现,流动性问题和信用问题需要区别对待,流动性问题可以用印钞来解决,但印钞无法解决信用问题,只能掩盖它。
美国的QE是一个很好的区别对待流动性问题和信用问题的方法。美联储通过在债券市场购买高等级债券,直接为需要融资的且信用良好的主体提供流动性,而将信用问题交给市场,也就是评级机构来评判,信用差的主体直接由市场来淘汰。到最后美联储提供的流动性会得到偿还,如此一来就不会产生恶性通胀。
中国央行此次定向降准与QE的目的相同,也是区别对待流动性问题和信用问题。央行和本届政府早已看清了过去用猛发货币方式混乱地解决流动性问题和信用问题手段的不完善,所以央行为正缺血的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而让存在信用问题的泡沫资产和过剩产能主体由市场来调节,这也是今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