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我国的金融货币政策

2023-09-19 02:01热度:5401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2年第一季度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经济增长平稳,物价有所回落;欧债危机有所缓解,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希望采纳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政策

我国面临的形式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的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而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都需要增加收入,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面对国际资本流向尚不确定、美联储QE(量化宽松)退出节奏不明显,以及国内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问题尚待化解等复杂局面,需要货币政策灵活应对,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维持经济发展的稳定。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动做为,在稳定总量的同时,引导货币信贷向“三农”、小微企业、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倾斜,优化信贷结构。总得来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具体经济形式及各项政策工具的特点所做的相机抉择,是实现宏观经济格局深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