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重要抓手?

2023-07-12 11:59热度:8436

△△这是因为: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化农业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一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国家战略,现代农业发展内容、目标,离不开这一战略的融入。二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论咋形式、叫啥名称,都不能脱开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产业园建设的纲提起来,张开现代农业产业之目,实现产业园高质量建设。三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目前仍弱势,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上这条短腿。四是历史新时代,赋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很艰巨。离不开深化改革与创新变革。创办农业产业园的目的,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摸索、实验、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应走出深化改革、务实创新新征程,作出示范新样榜。而不仅仅局限办几个农产品系列加工企业。

△△因此,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离开农业结构性的调整改革,现代化农业的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很难谈得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人就此谈点初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是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与建设内容,走开区域项目化与项目区域化相结合的路子。在南方,讲农业现代化,应该坚持系统协调化、灌溉水网化、农业机械化、科技集约化、绿色生态化、产品有机化、营销网链化等目标和内容。立足县域为重点,统规统谋统筹统施,走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利用的新路子,实施区域发展项目化、与产业为重点的项目实施区域化。所谓区域化,就是水流域区为主与行政区划相结合。遵循这个规律,现代化农业建设,必须牵住土地利用牛鼻子,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入链体联动,结合土地空间规划,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大规模调整优化用地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包括农业用地性质调整在内的城乡土地布局结构。如县级城市、农村中心镇、以及村落集镇等属地,改开以来,约有10%左右的村域划入其范围,面积成倍扩大。“城非城乡非乡”、“农非农工非工”、“街非街宅非宅”、“权益公非公、私非私”的少数地方,建设用地、生产用地、新老宅地相间。情况异常复杂、矛盾比较辣手,土地利用潜力也很大。极需在土地整治中调整用地结构,在调整结构中优化农耕地布局,在农耕布局中建设高标准农田。

△△二是把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作为农民致富发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改革以来,国家农投建设不断扩大。农村农业最后一公里小型农田水利的基建投入,农民投工投资很少。面临的农田整理、溪沟整治、渠系整修、河流整畅、环污整顿、圹库淸淤、水岸护坡、水土控流、道路畅达等,先后不足、后天欠补、今天负重的隐患不少、矛盾积重。改开前三十年,农民集体年年人平投工不少于10个劳动日,而后三十年投工基本为零。那种“农耕年年兴水利,岁岁平安迎丰年”的传统习惯断线了,少数农村“田荒伴水荒耕荒”的任务非常繁重和棘手。如果一两千人口的行政村,按人平每年投工10个、每工300元概算,即每年需要投资30至60万元,若至2035年薪时代奋斗布局,应该确保每年投资保持3至4万元左右,释放到30个村的镇,每镇每年投资为100万元左右。在我看来比较适可,如坚持创新奋斗亦决非不行,若按步就班乃就过步难行。

△△三是把调整改革土地经营主体格局,作为振兴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资源整聚、优势互补,优胜劣汰、择优遂利,诚信合作,法制运行,这是市场体制的基本特征,也是内在规律。实践表明,适应这种竞争、尤其作为劣势的“三农”来说,单纯“户为单元”的小农经营主体,难以适应,赚不到钱,易发风险。离不开农民集体组织化的功能作用。建立健全“依法工商注册、资产利益淸晰、财务独立核算、内部管理严格、盈亏风险自担”的企业实体组织,这既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可靠保障,也是广大农民的人性化愿望。拥有资产经营的这种实体组织,就能为银信融资、诚信引资、法制合资合作提供安全系素、扩大投资空间。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应该转变观念,跳出“分田单干、解决吃飯”的小农思想束缚。与此同时,还要与进一步精干基层行政人员、推进农村中心镇建设、县级相关职能机构下置、学校、医疗、养老、幼抚下农村等上层建筑领域改革相应配套配建,通过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优势,让农民办事方便,绿色共享,监测有章,安全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