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将人变笨吗?

2023-12-13 11:37热度:1358

会的。实际上这个让人变笨的过程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从工具是人类器官延伸的角度来看,我们在不断发明工具来帮助我们存储记忆和做计算:文字、纸张、算盘、计算机,等等。

古希腊刚开始诞生文字的时候,苏格拉底对文字有着强烈的质疑。很显然,他的记忆力和逻辑能力是超强的。而后世的人则没有必要像他那样博闻强记,尤其是现在拥有搜索引擎的我们。

众所周知,现在欧美人的心算能力是很差的。如果去超市购物,你会被他们收银员的数学能力之低,惊讶到掉下巴。

所以,如果我们将记忆、计算或其他的大脑能力交给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来代劳,我们只会越来越“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有更黯淡的未来,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工具的出现,解放了我们有限的脑力,让我们在作为人类自己更擅长的领域,比如艺术创作,产品设计,或是编搞笑段子,做得更精彩,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首先,人工智能发展,会让人类自己有所有竞争和压力,会促进人类整体更加聪明和进一步演化。

人工智能是一门学科,而且是边缘性学科,融合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

“人工”就是人力所能及制;“智能”涉及到个人主观意识、独立自我、思想思维(包括无意识思维UNCONSCIOUS_MIND)等。广义和狭义各有说法,不太好定义。

但是,有2点需要明确。

1.科技为人服务,懒人可能会变笨,全人类只会变聪明;科技为人类服务,这一点,将诉诸于人类所有目前发现、发明并创造的所有科技概念和项目,如果一项科技项目出来之后,让人类自身变得和过去不一样了,那么这样的科技项目应该是没有办法推进下去的,因为科技的进步需要不断演化的项目本身所必须的人才和思想去实践、并将之变为现实。

人工智能超出人类目前的想象力,是有可能的,但是让人类直接变笨,基本上没有成立的生态环境。目前看起码是这样的。

2.科技是生产力,人工智能是生产力的一种工具,受社会生态影响才能发展和进化;科技是生产力,这一个概念决定了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领域的发明和项目一样,成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根本性工具。

只有在竞争中,生产力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和演变。同时受社会生态影响,包括法律和舆论。

1997年5月,IBM公司研制的深蓝电脑(DEEP BLUE)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KASPAROV)。大家或许不会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计算机帮助人进行其它原来只属于人类的工作,计算机以它的高速和准确为人类发挥着它的作用。人工智能始终是计算机科学的前沿学科,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其它计算机软件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而得以存在。

那么,看起来是人工智能更聪明更厉害了,但是想过的人就会明白,这些编写组织并研究的人工智能的人类是不是也只有越发聪明,才可能研究出这样不断推进演变的高科技呢?

3.从50多年的进化史来看,人工智能还不能超越我们人类自己的大脑精密所想,起码目前是这样的。1956年,以麦卡赛、明斯基等为首的一批年轻科学家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问题,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1997年IBM公司“深蓝”电脑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国际象棋冠军更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完美表现。

无人值守、无人机等等人工智能驱动下,全球经济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影响下,全球各大资管企业也纷纷走在了裁员的路上......

2000年,高盛在纽约总部的美国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佣了600名交易员。但今天仅剩下两名交易员“留守空房”。

2013年,帝金数据普数中心数据研究员S.C WANG开发导出了研究函数性质的新方法。作者发现,新数据分析方法给计算机学会“创造”提供了一种方法。从此,计算机不仅精于算,还会因精于算而精于创造。

值得注意的这一点就是:计算机学家们应该斩钉截铁地剥夺“精于创造”的计算机过于全面的操作能力,否则计算机真的有一天会“反捕”人类。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2018年7月13日 - 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彻底的战胜了人类的围棋大师,震撼了全世界。

2019年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表示,已将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列入立法规划。

马斯克说在未来20年,全球12%至15%的劳动力将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

李开复更狠地说10-15年之后,也许50%的人类可能都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

无人超市,无人物流,无人加油站,无人驾驶,无人酒店…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AI将无处不在......

4.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及产业政策促进与时俱进,我们要更好地利用人类这项伟大的发明。2019年9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透露,我国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再添“新军”,华为的基础软硬件平台、平安的普惠金融平台和小米的智能家居平台等10家头部企业正式入选。国家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根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突破1万亿元。

国家在组合政策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实施人工智能创新伙伴行动。以100家人工企业智能技术企业和应用企业为重点,支持开展协作研发,协同生产和协力推广,解决共性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二是实施人工智能资源共享行动。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完善开源平台体系,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意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三是实施人工智能开放发展行动。深化与世界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产业、法规伦理等领域全面合作,共商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共建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作者孙云沁。(工信部)中国电子商务专家库高级专家; 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发起专家,国内知名电商研究机构“网经社”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