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中国原油SC23日挂牌,410元/桶的以上的价格,中长期来看会不会高估了?

2022-11-14 03:46热度:3153

摘要:地炼仍是原油进口量创新高的主要动力,12月仍有较大的进口空间,而且2019年进口配额巨大增量上看,中国对进口原油的需求仍很旺盛。尽管中国国内原油消费能力可能相对疲软,但国际油价处于低位,以及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协商的90天谈判期内,增加原油库存可能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时机。

2018年10月初至11月底国际油价经历了一场由供应面主导的暴跌,从之前高油价损伤全球经济的言论,到现在低油价进入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能源消费的舒适区域,中国原油进口量喜闻乐见再创历史新高。

11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达到4287.2万吨,约为1043万桶/天,同比增加15.7%,环比增加8.6%,超过2018年4月份964万桶/天。

国内原油消费不温不火

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屡破新高,国内原油供应相对充足,但是下游成品油(汽柴煤)消费相对疲软,1、5、9、10月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国内原油消费对进口量的支撑相对较弱。这主要是因为需求高峰期的远离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相对减少了燃油车的需求。

持续增长的动力

尽管中国国内原油消费能力相对疲软,但中国原油需求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地炼企业,2018年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14319万吨,比2017年多了5146万吨,2018前11个月原油进口量多出2017年全年原油进口量25.2万吨,由此来看,12月地炼对原油进口量的支撑仍旧强劲。另外,中国地方炼厂的格局也正在变化,逐渐从山东等地为代表的传统炼厂向舟山、大连等核心的现代大型地炼转型,尤其是大连恒力和浙江石化等项目逐步投产,2018年投产之际都获得2000万吨进口原油使用权和500万吨的原油进口允许量。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国有炼厂也在计划扩能。因此,商务部根据2018年前10个月的进口情况下发2.02亿吨的原油进口允许量,相比2018年多了5881万吨,约是118万桶/天。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11月沙特原油产量也达到了1102万桶/天的历史最高位,随着中国炼油产能的投放,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超过这一数字也并非无望。

中国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由于国内资源供不应求,中国转而大量从国外进口,因此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能源安全的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中国的不断强大,一些国家摆出“中国威胁论”在贸易上对中国不断施压,原油作为工业发展的动力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大国政治当中。但中国在进口来源方面是多元的,在迫于压力减少美国、伊朗进口的同时,中国增加了其他国家原油的购买以满足对进口原油的需求。

2018年前10个月,2018年前10月中国进口原油约3.36亿吨,同比增加5.9%。其中俄罗斯为中国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在前10月进口总量中占15%,其次是沙特、伊拉克等。

美国位于第10位(不在下图中),在前10月进口总量中占4%,但由于中美贸易争端,至少9、10月份中国没有进口美国原油。沙特也在6、7月份上调对亚洲原油装船价格,因此中国减少了对其原油的进口,但是在美国、伊朗进口原油减少的情况下,又增加了对其原油的购买。

中国将逐渐增加对美国原油的购买

从长远看来,出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中国需要拓宽原油进口渠道,以降低对单一国家原油的依赖程度。而且,中国俨然已经是美国第二大原油出口国,随着美国原油产量不断增加, 2019年、2020年管道运能的扩大,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是美国原油出口不可或缺的目标。

短期来看,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协商的90天谈判期内,中国将增加对美国原油的进口。目前国际油价油价较低的时期,不失为增加原油库存的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