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如何振兴三农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2023-12-02 17:53热度:5552

大家好!一起来探讨下“三农”产业,和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未来之路。“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解决三农问题,促使“三农”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为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好时机。政府无论从政策补贴,资金支持,技术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但要三农产业全面发展,必须要持续投入保持发展平衡。

关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未来之路怎么走?我觉得主要有这几点:

一、要不断发展拥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把从事农业当创业。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规模化、科技话、机械化、智能化等从事种植养殖。过去农民靠天吃饭,现在必须具备相关知识运用现代技术和工具,提高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餐桌食材要求更高,保证产品质量是关键。无论种植还是养殖,都必须生产出健康稳定食材,尽量做到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产品才有持久力。

三、要与时俱进,要有现代管理理念和营销思维。我们经常会发生农产品滞销严重,很多产品种植养殖出来了,卖不出去,从而造成损失。所以必须要有做“预约订单农业”的思维,应用现代互联网、自媒体、等一系列现代网络工具。把自己的好产品与用户之间拉近了距离,从而保障提高销量和利润。

总之,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业都存在“天灾、疫情、市场”三大风险,每个环节都需要努力去规避。随着政策的倾斜和年轻人回农村创业的热潮,相信三农产业会蓬勃发展,农村也展现出无限生机。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主体功能和形态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主要满足“吃饭”问题向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转变,从生产功能为主向乡村价值多功能开发转型,乡村产业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层次变革过程。农村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形态也不断丰富,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有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第一,是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乡村现有产业发展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吃得饱”的需求,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优质农产品占比较低,休闲旅游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好不好”的问题相当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解决。第二,是乡村产业链条短,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二产连两头不紧密,三产发育不足,融合层次不高,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例如,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第三,是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民分享收益难。实践中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还是一次性产品买卖或土地租赁关系,乡村产业增值收益大部分难以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农民很难充分分享乡村经济多元化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