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2021年成都市房价走向?

2023-12-11 22:14热度:742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每年年后房价都会有一定涨幅,这个现象至少从2015年开始就有苗头,我看了一下几个平台的数据,除了去年因为疫情,年后房地产基本停滞,往年都会有一定比例上浮。比如19年新年前后。

微信关注:在成都生活网,摸清成都楼市

每天晚上八点,在成都生活网用文章与你对话

买房有疑问?加微:zcdshw

大家来群里一起聊房子

你也可以在微信搜索<在成都生活网>

随时都在哦~

当然我看的数据基本是一个宏观数据,用宏观数据来指导自己买房当然是不靠谱的,还要具体到某一个板块、区域来看,上面的数据包含了中心城区13个区,当然你不能拿着这个数据去看具体某个楼盘。

另外,经历了2020年,很多人应该都明白了:

1、房子是超发货币的蓄水池,房价整体怎么走主要看货币政策,具体怎么走主要看土地出让价。

2、价值购买是核心,要么有学区要么有地铁,配套资源都不占的房产价值很低,市面上至少一半的房子其实没有所谓的产品溢价,都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

3、地价对房价有整体性影响,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宜盲目,决定下限不决定上限。

先摆明结论,年后首先是第一轮上涨,新房二手房都一样,现在二手房挂出来卖的很多都不诚心,试探价格居多,他们知道要涨,至于为什么?原因很多,但是都要归根结底到货币政策上:

讨论房地产是不是货币的蓄水池,还有很大争议,但是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它确实承担了蓄水作用,即开发商从购房者手中收到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回流银行,房地产占用基础货币,同时产生信用货币。

所以你看不管是2008年还是2020年,新房和二手房成交也许被腰斩,但是价格整体依然坚挺,新房甚至需要加强调控,房价还有升温的风险,仔细想一想,这事儿其实很违背供需关系。

上面主要是从宏观角度看了一下今年楼市的大体走向,但是买房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具体的某个区域、某个楼盘,很多逆市反常理的价格涨跌背后的逻辑都是有无价值。

第一个逻辑是优质附属资源:

比如今年高新区划片变动,直接导致南城都汇、晶科名苑、长城半岛城邦等跳涨,南城都汇五期晴园在19年年底1.9万/㎡左右即能够入手,到去年下半年,这个价格已经上浮到2.5万/㎡左右,长城半岛城邦破3万/㎡也是在去年完成,这个数据各位可以看看链家的成交历史。

你很难想象,2020年成都二手房交易量创新低,遭遇疫情严重打击情况下,高新区竟然有二手房能够逆市上涨,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价值购买”,主城区的优质房源大体上都是这类“资源附属型产品”。

第二个逻辑是看涨预期:

再比如天府新区的新房,过去手里捏着400万在成都买200㎡左右的新房是很简单的事情,从去年开始,同样手握400万,想要在新房市场买200㎡左右的大平层突然就变困难了。

最典型的就是秦皇寺去年推的那几个高改项目,万科天府锦绣、首开龙湖云著、保利和光屿湖,基本都是300万以上的高改产品,我去年去实地看了以后确实产品本身不错。

但是以我的了解,这部分挤破头买300万级的豪刚要三七开,少部分是以后打算住这个地方,投资意愿不强,大部分是瞄准了后面秦皇寺CBD肯定上马,预先做资本配置。天府新区和主城不同,产品价值还会体现在“未来增长预期”。

这两种购房逻辑,主要是针对普通资格,非刚需群体,对资产配置有一定需求的人。

刚需购房的逻辑有所不同,单独说:

此处的刚需应该分成两类情况,一种是置换,资格非刚需,但钱包刚需;另一类是总价200多万的资格刚需。

以成都现在的发展模式和房价梯度来看,很明显是要分流购房群体到二手房、近郊、核心区非核心板块(比如龙潭寺)。

钱包刚需的这部分购房者,如果是考虑买二手房,最好是在年前上车,重点关注城南的二手房,今年的疫情已经检验了哪儿的二手房保增能力,目前来看,城南要强于五城,更强于近郊,而且城南次新房较多,置换选择面较大。

钱包不刚需的这部分人,要么是留房票等神盘,要么是错开年后这波涨价潮再下定,年前同样真心实意卖房的人不多,交智商税的人很多,顺销的新房其实也可以关注(比如之前的中南樾府、万科锦园、保利珑堂里院,现在已经基本顺销完毕了)。

如果资格不刚需,钱包也不刚需,那我建议可以看看龙潭寺和十陵板块,宽裕点接近200万左右的也可以看看二仙桥-八里庄,或者青龙湖的二手房,一万出头的房源一大把,和老城、城南距离适中,价格上比双流有性价比。

纠正一个误区,地价和周边房价不一定契合

那些直接拿地价来类比第二年房价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不是说这块地今年我拿成14500元/㎡,你初步估算加上建安成本、营销成本,猜测这个项目得至少卖到25000元/㎡才能回本,所以你就断言,周边所有项目都要朝25000元/㎡这个价格大步迈进。

我举个例子,比如19年地王禹洲在三圣乡拿的那块地,楼面地价18400元/㎡,后面大家都知道了,晏山河开出了大约3.3万/㎡的价格,首开无人报名。

那看看它周边的二手房,比如蓝谷地,2009年的老房子,二手房成交也就1.6万/㎡左右;比如娇子壹号,别墅不谈,普通高层单价普遍是在2万/㎡左右,其它小区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

那你认为这些二手房价格会跟涨吗?

答案是会,但是和这个地王关系不大,最后还是回归到价值上,地铁要通了,配套在补齐了,供应越来越少了,这些才是决定二手房价格的主要因素,至于抗不抗跌,最后还是回归到小区本身品质上来。

地价应该说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是长期且宏观的,所有土地都明显上浮了,前面的库存都基本去完了才会最终传导到新房整体性的上涨,所以面粉可供参考,但不是唯一标准。你可以说这个项目不会低于什么价格,但不能借此断定它会涨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