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成都市第三批供地与第二批供地区别

2022-11-13 05:04热度:1908

摘要

1、 一二批次集中供地、波峰波谷年度同框

还记得二批次供应刚提上日程那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整整75宗地较一批次几近翻倍,工作量翻倍而人手不翻倍。

然而,最终成交量却和一批次相差不大。一批次成交3449亩,总建面469万方,二批次成交3663亩,总建面494万方。

一边惋惜做了无用功,一边感慨市场冷得太快。

1)土地成交率,新低!

一批次40宗地,100%成交。二批次75宗地,仅成交52宗,不到七成。

就这成交率,在近几年的成都中心城区市场来说非常罕见了。

2)溢价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控溢价率是成都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即便一批次土地如此热乎,平均溢价率也不过7.4%。

原计划中二批次平均溢价率同样控制在10%左右,但实际成交的溢价率只有2.2%。仅9宗地达到限价,38宗底价成交,占比超七成。

3)成交楼面价,明升暗降!

在平均成交楼面价上,一批次为7567元/㎡,二批次为9078元/㎡,是涨了一些的,市场更冷价更涨?

背后是有原因的。

一是区域供地结构差异,一批次近郊为主,40宗有21宗来自近郊(含新津、青白江);二批次主城为主,52宗里30宗来自主城(含天府新区)。

二是土地性质差异,一般来说,同区域内的涉宅用地中,纯住宅用地的价格最高,商兼住最低。一二批次虽然从占比上看都是纯住宅>住兼商>商兼住,但二批次纯住宅占比进一步提高了,商兼住占比进一步降低了。

二者综合,二批次楼面价本就应该更高。

这本来也意味着更优质的土地资源,但溢价反而显著低于一批次水平,明升暗降实锤。

4)房地价差,明低暗高!

房地价差即住宅清水限价与成交楼面价之差,一批次平均楼面价约7567元/㎡,住宅清水均价17328元/㎡,价差9761元/㎡;二批次平均楼面价约9078元/㎡,住宅清水均价17642元/㎡,价差8564元/㎡。

表面看,一批次房地价差更高。

而实际上,一批次采用竞自持租赁住房面积比例的方式,只有8宗地不涉及自持比例,其中还包含2宗纯人才公寓和4宗产业用地;二批次主要采取竞销售型人才公寓面积比例,从盈利模式和现金流来看都明显优于前者,因此一批次实际持有成本更高,现金流也不好保证。

而且,二批次中有11宗地的房地价差超过10000元/㎡,占成交总宗数比例21%;一批次只有2宗,占比5%。

5)装修标准,差异化定价!

一批次成品房装修

咨询记录 · 回答于

F.context("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3852295344", [{content:null,ctype:1,type:1},{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

成都市第三批供地与第二批供地区别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您稍等一会儿~

1、 一二批次集中供地、波峰波谷年度同框

还记得二批次供应刚提上日程那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整整75宗地较一批次几近翻倍,工作量翻倍而人手不翻倍。

然而,最终成交量却和一批次相差不大。一批次成交3449亩,总建面469万方,二批次成交3663亩,总建面494万方。

一边惋惜做了无用功,一边感慨市场冷得太快。

1)土地成交率,新低!

一批次40宗地,100%成交。二批次75宗地,仅成交52宗,不到七成。

就这成交率,在近几年的成都中心城区市场来说非常罕见了。

2)溢价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控溢价率是成都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即便一批次土地如此热乎,平均溢价率也不过7.4%。

原计划中二批次平均溢价率同样控制在10%左右,但实际成交的溢价率只有2.2%。仅9宗地达到限价,38宗底价成交,占比超七成。

3)成交楼面价,明升暗降!

在平均成交楼面价上,一批次为7567元/㎡,二批次为9078元/㎡,是涨了一些的,市场更冷价更涨?

背后是有原因的。

一是区域供地结构差异,一批次近郊为主,40宗有21宗来自近郊(含新津、青白江);二批次主城为主,52宗里30宗来自主城(含天府新区)。

二是土地性质差异,一般来说,同区域内的涉宅用地中,纯住宅用地的价格最高,商兼住最低。一二批次虽然从占比上看都是纯住宅>住兼商>商兼住,但二批次纯住宅占比进一步提高了,商兼住占比进一步降低了。

二者综合,二批次楼面价本就应该更高。

这本来也意味着更优质的土地资源,但溢价反而显著低于一批次水平,明升暗降实锤。

4)房地价差,明低暗高!

房地价差即住宅清水限价与成交楼面价之差,一批次平均楼面价约7567元/㎡,住宅清水均价17328元/㎡,价差9761元/㎡;二批次平均楼面价约9078元/㎡,住宅清水均价17642元/㎡,价差8564元/㎡。

表面看,一批次房地价差更高。

而实际上,一批次采用竞自持租赁住房面积比例的方式,只有8宗地不涉及自持比例,其中还包含2宗纯人才公寓和4宗产业用地;二批次主要采取竞销售型人才公寓面积比例,从盈利模式和现金流来看都明显优于前者,因此一批次实际持有成本更高,现金流也不好保证。

而且,二批次中有11宗地的房地价差超过10000元/㎡,占成交总宗数比例21%;一批次只有2宗,占比5%。

5)装修标准,差异化定价!

一批次成品房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