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投

如何评价国际原油市场陷多空博弈,欧佩克是否终止减产成为关键因素?

2023-12-02 15:36热度:6646

鸿网观察到:加拿大政府的强制减产措施导致其重油价格(WCS)上涨,市场似乎达到某种平衡。但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汹涌, 全球重质油的主要生产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沙特和墨西哥都在不同程度地减产,重质油市场可能面临供求结构失衡。

加拿大重油:价格危机暂缓,引来表面平静▲▲▲

油砂是加拿大原油产量的主要来源,并且一直以来都是开采成本比较高的油种,国际油价回升,油砂生产商的收入逐渐增加刺激了其油砂产量大幅增加,然而管道运能不足的缺陷却又逐渐表露出来。由于管道运能的不足,出口量的增长无法配合原油产量的增长,库存不断累积,最终2018年下半年WCS下跌至13美元/桶,对WTI的折扣扩大至40美元。

如此巨大的价差导致加拿大原油生产商出口积极性下降,与此同时其主要原油买家由于季节性的原因需求放缓,因此加拿大原油出口下降,进而严重影响到加拿大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因此,2018年12月初加拿大宣布阿尔伯塔省将从2019年1月起强制减少原油与沥青的产量,减产幅度达32.5万桶/天。减产计划迅速见效,在半个多月内WCS对WTI的折扣迅速回到12美元,目前为9美元/桶。

伴随着OPEC、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的减产,油价有所回升,加拿大油砂生产商仍将继续寻求增产的可能,以便增加收益和现金流。但管道瓶颈依然限制其原油出口和WCS上涨。

在加拿大政府强制减产措施和管道瓶颈的双重制约下,WCS价格可能不会出现太大变动。但国际重油市场供需正在这表明的平静下暗藏变数。

全球重油产量减少:供应危机隐现▲▲▲

与加拿大减产同步的还有沙特——全球第三大产油国。

OPEC计划2019年1月开始在2018年10月产量基础上减产120万桶/天,沙特是OPEC最大的产油国,减产配额为32.2万桶/天。沙特2018年11月的产量为1102万桶/天,10月产量为1068万桶/天,产量减少约76万桶/天。

能源咨询公司Turner Mason & Co.执行副总裁约翰•奥尔斯表示: “从历史上看,沙特减产时,减的主要是中重型原油。” 沙特剩余产能一半以上是重质油产能,新增产量也偏向于重质油。沙特在OPEC+的减产协议下的减产行为在产品结构上影响最大的是沙特的重油产量下降。

委内瑞拉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重油蕴藏区,其国内原油产量也都以重油为主。随着委内瑞拉经济崩溃,其原油产量也不断下降。委内瑞拉表示2018年11月其原油产量为146万桶/天,但OPEC月报显示委内瑞拉11月只有110万桶/天的产量。2019年1月初马杜罗成功连任委内瑞拉总统引来美国的制裁威胁,这给马杜罗提升委内瑞拉原油生产能力的承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墨西哥是北美重要的原油生产国,在其全盛时期产量与昔日的委内瑞拉相当,但是随着国内油田老化,产量逐年下降,出口量也日益缩减,而其原油出口中大部分为重质原油( 商标为“玛雅原油”)。

目前墨西哥、委内瑞拉的产量大概率会继续减少,供应端叠加沙特(排除中质油)和加拿大的减产减少的影响,鸿网能化预测全球重油市场预计将会在2019年损失100万桶/天左右的供应,但同一时期全球炼油厂对原油的需求结构并无根本性变化,对重油的需求保持相对强劲。

重油需求:美国和中国的炼油厂需求保持旺盛▲▲▲

相对于中质和轻质,重质油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少,但同样是未来原油需求中不可或缺的油种。全球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这就决定了未来重质油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比如道路建设、生活用品、汽车等的需求决定了沥青、化工产品、成品油等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炼油产品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既有轻质的,如汽油,作为化工原料的石脑油等,又有重质的,如润滑油,沥青,石蜡,燃料油等,这就决定了中国需要进口大量重质油。而且,中国炼厂往往倾向于布局一体化装置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这也就是中国炼厂装置的复杂程度即尼尔森系数较高,甚至超过世界标准的原因,同时也表明中国有充足的条件加工重质油。

但是目前中国主要从委内瑞拉、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进口重质原油,而这些国家重油产量正面临下降的风险。

美国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国内炼厂尼尔森系数也普遍超过中国,以此,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重油消费市场,全球几乎一半的重质原油都是在美国加工的。同时美国炼油之都——墨西哥湾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和沙特组成的三角形中心,重质油一般都汇集在这里,因此墨西哥湾最能感受到重质油市场的变化。与中国相似的是,美国主要的进口重油供应也都在减少,如委内瑞拉、墨西哥、沙特重油等,来自加拿大的重质油供应并没有减少,但管道瓶颈限制了其上限。如图所示,路易斯安纳重油(HLS)相对于路易斯安纳轻油(LLS)的折扣上升,反映出重质市场供应趋紧。此外,沙特将其阿拉伯重质原油2月份对美国的官方售价设定为比阿格斯酸原油指数(Argus Sour Crude Index)高出50%,这是至少10年来的首次溢价。

现在判断全球重质原油市场是否会遭遇价格大幅上涨为时过早,但不能排除风险较低的利用重质油价格套利的机会。对加拿大而言,重油市场内冷外热的局面正在形成:一方面,加拿大减产控制下的WCS价格相对温和; 同时,各主要重油产国正在减产,重质油供应危机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