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近期做玉米囤货还好吗?

2023-12-14 06:04热度:1058

随着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政策正式尘埃落定,关于后期我国玉米市场行情逐渐好转,现货价格逐步走高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所以适量囤积一定量的玉米所带来的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目前所存在的一个情况是,市场上可供囤积的玉米不多了,特别是本年度我国玉米市场所急需的优质玉米则更加的风毛麟角。

大家几乎都已经知道了,现在屯一些玉米,后期抛售存在着很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大家也应该意识到,现在想要囤积玉米粮源真的是太难了,因为不好找来。

稍微关注一下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动态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从本年度零除玉米拍卖政策正式落地之后,玉米囤货就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它所带来的效益是肉眼可见的,但是由于各大产区玉米上市高峰已经正式结束,所以在如今的玉米市场环境下囤货的难度非常大。首先,2018年产玉米流通所剩无几

截止到2019年四月底,全国玉米收购高峰期正式结束,在此期间,我国各大产区玉米收购总量突破了一亿吨,基本和去年持平,而向东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这样的玉米主产区基层良缘已经所剩无几,销售比例已经达到了98%左右,除了极少数农民手中还握有一定量的,去年所产的玉米以外,绝大多数的农户都在春耕前把自家的玉米抛售出去变现成功。

所以现在想在东北地区的基层或者华北地区的基层去收购农民手里的玉米,难度非常之大,而且,即便能够收购过来,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也比较高,据最新的市场监控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玉米现价已经整体达到了1700元每吨,而华北地区玉米仙家如今以来到了1900多元每吨,已经处于一个价格高位。

其次,临储玉米尚未进入市场

从前天下午发布的玉米临储拍卖政策细则上来看,从5月23日本年度零出玉米拍卖举行手拍,而真正等到临储玉米开始正式进入现货市场,可能是在六月中旬或者再往后了,而且从拍卖良缘的销售年限来看,大多以2014年和2015年产的玉米为主,这些玉米的储存年限已经濒临超期,不管是在品质上还是储存条件方面都远远不如2018年产玉米,所以这些玉米并不具备长时间囤积的可能性和必要,而且面临非常大的市场风险。

据笔者观察,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期间,将会投放适量2016年产的优质玉米,如果能够通过拍卖过程获取到这些玉米粮源,适当囤积的话放在后期或许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但是,由于今年的拍卖底价就要去年整体上浮200元每吨,所以此类品质较高的临储玉米良缘最终的拍卖成交价及成本价格霍将达到1900元每吨,甚至更高,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后期的利润空间。

所以,不管是对于粮贩子也好,或者贸易商也好,抑或只身加工企业和养殖户,如果能够在近期收购来一定量的2018年产优质玉米的话,那么就千万不要吃一尽快下手。

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如果现在手里还握有一定量的新产玉米的话,那么如果对于价格不满意,还可以再观望一段时间,后期价格还会再涨。

谢邀。近期做玉米囤货好吗?扶风认为,现阶段还是不要存货的好,即便想存货,都不一定有足够的货源。

原因:5月14日,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政策正式出台,第一轮投放量为400万吨,拍卖底价比去年提高200元/吨,消息一经发布,玉米市场一片沸腾。虽然到现在也仅仅不到三天的时间,但市场看多情绪浓厚,贸易商捂粮惜售心态严重,角色迅速转变到卖方市场,玉米价格在短时间内迅速拉升,逐渐向拍卖底价靠拢。

深加工收购价格水涨船高。受到拍卖底价提高的影响,各地下游终端企业纷纷上调价格。从政策发布到今天,短短的两三天时间,东北深加工企业最大涨幅超过100元/吨,山东深加工涨幅也在50元/吨以上,但都距离拍卖底价还有一段的差距,所以说,价格短期内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贸易商捂粮惜售坐收渔利。不管是东北还是华北,在临储政策出台以后,贸易商的心态瞬间转变,价格虽然在快速上涨,但市场流通粮源始终没有增加,惜售心态非常明显。即便出于各种压力出货的贸易商,也是小部分出手,而且是按照拍卖底价来定价的,明显略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格。这也就是扶风所说的,现在想存货都不一定能有足够的货源,即便有足够的货源,偏高的价格也会让你望而生畏,除非你对后期行情有非常大的把握。

总之,现在存货已经过了最佳时间点,市场价格已经在政策面的拉动下大幅上涨,基本失去了抄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今年受猪瘟影响,南方饲料养殖需求惨淡,再加上中美和谈始终没有一个结果,玉米市场后期的行情,还存在一定变数。扶风建议,真的想存货的话,与其存储成本较高的新粮,不如加入到临储玉米的拍卖行列,借助陈粮的价格优势,快进快出,择机获利,相信也会有一个不错的收益。

我是扶风,一个年轻的老粮食贩子。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