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去年成都土拍市场以调控为主,对比重庆和西安,有哪些异同?

2023-12-03 05:07热度:1383

成都的土拍都有最高限价,当达到最高限价后就要竞拍配建比例,比如一块地的最高限价是15000,达到这个数值后,房企就要竞拍配建的比例,比如某家房企配建20%,没有其他房企竞争,那么这块地的实际楼面价就是15000+20%的配建。

这种土拍方式只是表面上控制了地价,实际加上配建部分,地价依然很高。这些成本最终都要购房者来承担。

不过,从去年年底开始,成都出现了一部分限房价竞地价的土地,就是限制地价的同时也限制清水房价格。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真理:

调控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防止楼市资金外溢。

要说去年成都土拍市场,以调控为主,这是没错的。因为正是这一系列的调控,使得成都的地价在去年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阶段,但是表面数据,还都看得过去。

咱们一般所谓的土拍市场调控,常见的就是这两种:

最高限价+无偿配建、双限地

很不幸,也是很幸运的,成都这两种基本都有了。上半年最高限价+无偿配建比较多,下半年又开始了双限。

最高限价+无偿配建:

设定一个熔断的楼面价,超过这个楼面价,就不允许再加价了。但是如果还想要,那么就要额外竞争配建比例。比如你出10%的无偿配建比例,我出20%的无偿配建比例,然后有没有人出得比我高,那么自然就是我获得土地了。

这个里面的无偿配建,具体要看土地要求,如配套建设商业便民用房,廉租房,人才公寓等等。

双限地:

所谓双限地即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竞地价、竞房价,选择满足条件的开发企业,以满足中等收入阶层的住房需要。

咱们最常听见的便是,在地块容积率等其他指标限定之后,设定了最高地价,再来限制最高清水备案价。

土拍

第二个问题,这些方法效果怎么样?

面子上是很有用的,就如同公证摇号排序选房补充通知出来后,基本没有万人摇号一般。这样子一套组合拳下来,也不会冒出天价来,自然而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然而,从实际效果而言,确实没有多大用处,根本原因,参考问答第一句话。

成都土拍,以前有个约定俗成的潜规矩,楼面地价是不能超过20000元/平米。但是可惜的是,这个潜规矩却被打破了。

2020年7月2号,新川板块约42亩纯住宅用地,被渝太地产收入囊中,成交楼面价20700元/㎡,溢价率39.8%。

明面破两万的地块

这个是要不得的,当然后面就接着来了最高限价+无偿配建,又出来了双限地。但是依旧挡不住成都土拍市场的火热。

关于成都2020年详细的土拍数据,观察员没去统计,借用专门机构做过统计:

2020年成都市中心城区共计成交109宗地块(纯住宅涉宅地62宗、商住47宗);共计成交面积约9167.4亩,共计成交建筑面积约1396.42万方,成交总额约956.5亿元。成交面积减少了近880.1亩,但成交总额反而增加了88.9亿元。

这里面透露了两个信息,成交面积在减少,但是成交金额在增加。这就很能够说明成都土拍市场的行情了。

实际上,凡是成都稍微好点的中心地段,其土拍地价实际上基本不会低于2万的价格水平,借用一位网友统计的成都土拍价格排行榜:

2020年成都土拍排行榜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告诉大家,如果说土拍市场调控,基本手段都是大同小异的,具体是否有明显作用,还是要看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而言。

比如重庆,观察员不是特别了解,也懒得去查询详细资料,但就重庆落户政策,重庆的天量供地,并且天量的廉租房等,土拍市场调控不调控,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所以说重庆的土拍市场,观察员直接略过,谈论意义并不大。

至于西安,去年的土拍市场,行情也是相当火热,高价地频出。

上半年西安共成交845万平方米,楼面价2428元/平方米。住宅用地供应396万平方米,成交382万平方米,楼面价3389元/平方米。与去年相比,建设用地楼面价、住宅楼面价分别增长35.57%、22.04%。

西安在土拍市场这方面,对商品住房项目配建公共租赁住房要求严格。

9月25日,西安住建局发布商品住房项目配建公共租赁住房的要求,明确新建商品房项目必须按比例配建公租房,构建以需定供、保障充分、结构合理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从而解决中低收入居民和新市民的住房问题。

怎么说呢,西安因为其历史地理原因,土地相对更为稀缺,特别是核心地段的土地。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流入导致的住房需求,西安的土拍也是异常火热。

但是西安采取的是另外一种做法,着重要求商品房配建公共租赁住房,不得不说也是曲线救国。在此背景下,西安土地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土拍市场持续火热。

西安刚出的地价王

其实,关于地价,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事情。

经济在不断发展,收入在不断提高,房价在不断增长,土地日益减少,地价哪有不跟随提高的说法。

再说土地财政收入,一直以来都是地方的大头收入,要想发展,不倚重这个又哪里拿钱去发展呢?

放眼全国来看,从前年开始,各地综合平均地价,都是在上涨。即使因为疫情有所延缓,但是去年下半年之后,普遍都在提高。

土地成交量价走势

最后小小总结一下:

土拍市场的调控,无非就是控量控价而已。

控量这个就不用说了,这不叫调控,这个叫按需规划。

关于控价,这个也是意义不大,什么都在上行,而且土地也是越来越少,你觉得不应该涨价吗?

而所谓的一系列土拍市场调控手段,翻过来覆过去都是那几样,而这几样说实话,都是为了看表面效果的。

所以比较这种土拍市场的调控手段,本质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实际情况,是不能一概而论的。